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谪琼三年,对儋州文化影响巨大,以致认为儋州军话是苏东坡带来的论调在儋州流传很广。20世纪60年代,当代著名学者郭沫若造访儋州东坡书院,在长诗《儋耳行》诗序中写道:“儋县境内有‘东坡话’流传,但据识者言,即是军话,与蜀语相近。向导周叟,无需中介,可以彼此对答,自言所说即是‘东坡话’。”
文\特约撰稿 杨树在海南,有的村庄靠山而建,即以山命名,有的村庄靠水而建,则以水命名,但还有一些奇葩、独特的村名,似乎是剑走偏锋、无中生有。事实果真如此吗?这些地名的由来,同样有迹可循。追溯村名渊源,可见村庄深藏的故事,可见村名深藏的内涵。东方市新龙镇上通天村的古树。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在被贬儋州期间,以其非凡的人格魅力与文化担当,为海南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功绩影响深远,至今仍被传颂。那么苏轼对海南究竟作出了哪些贡献,产生了什么影响?一起来看最新一期的东坡大家讲。
在华夏浩渺的文化星河中,苏轼如一颗超逸的巨星,其光芒跨越时空,在海南儋州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尤为璀璨且独具韵味的轨迹。儋州与苏东坡的相遇相知,绝非偶然的历史交汇,而是一场文化的深度邂逅,孕育出深厚悠远、影响后世的独特文化底蕴。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周静泊从海口出发,沿着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一路向西。到洋浦,古盐田外,盐田村民从锅里热腾腾的粗盐堆中,掏出盐焗鸡、盐焗蛋等美食,端给一旁早已食指大动的各地游客。不远处的海边,像砚台般的晒盐槽星罗棋布。儋州千年古盐田。
儋州东坡桄榔庵纪念馆。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摄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当儋州东坡故居遗址缓缓步入926岁之时,一桩喜事降临她的脚下:东坡桄榔庵纪念馆近期亮相,成为游客领略东坡文化的全新“打卡地”。
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海南,在儋州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在古时,这里被视为“蛮荒之地”,文化发展相对迟滞。苏轼来后,修建载酒堂讲学,传授儒家诗书礼义之道,更实现了海南科举史上的“开天辟地”,培养学生姜唐佐成为海南史上的第一位举人。
东坡来过宁济庙接近中和镇时,大片椰林、香蕉林掠过窗外。村庄变得密集,一些农妇在地里采摘辣椒。去儋州之前捋了一下它的来龙去脉:儋州古称儋耳,汉代设郡,唐代改儋耳郡为儋州,州治高坡(今中和镇),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降为昌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