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个小时航行后,一艘从普陀区出发的船只缓缓靠近东极镇的码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第四批山海提升工程驻普陀的专家们即将踏上小岛展开义诊。但突如其来的急救求助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岛上一名建筑工人突发重疾,正在东极镇中心卫生院抢救,生命垂危。
近日,浙大邵逸夫医院放射介入科副主任医师陈仁彪,带领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介入中心团队,成功救治一名复杂性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患者。此次手术不仅是医院开展的首例胸腹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更是朝着满足群众在“家门口”治大病的愿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叶筱筠“现在有旅客突发疾病,请医务工作者听到广播后迅速到6号车厢帮忙救援!” 8月4日,台州西开往徐州东的G7508次列车上,高铁广播传来一阵急促的求救,一位年轻女子高铁上突然昏厥,全身冷汗,情况十分危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晨辉 通讯员 张芳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的救援直升机正在运送患者。近日,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利用航空救援直升机,成功跨区域转运一位车祸重伤患者,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及时解除了脊髓压迫,避免了病情恶化的发生几率。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李文芳 乐小舟给酷似“大章鱼”的手术机器人发出一条指令,它便可干净利落、精准稳定地“自主操刀”完成各项操作,让医生能隔空为千里之外的患者开展手术;戴上AR眼镜,即便是再偏的山区、再远的海岛,现场人员也能在省级医院专家的实时指导下进行紧急施救;坐
央视网消息: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这几天,在浙江杭州各大医院,急诊患者中的老年人数量猛增。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来说,新一轮的压力和挑战随之而来。他们如何应对?记者探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让我们一起来看。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李文芳今年7月,舟山普陀区“共富方舟”首航启航,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陀医院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精准开展海岛巡回医疗,让海岛民众不用再辗转跋涉,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健康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李文芳 乐小舟手指划划屏,手机端可实时寻医问药;摁下遥控器,电视端即可名医面对面;戴上AR眼镜,医疗“小白”也能紧急施救;通过机器人,杭州医生可为边疆患者开展手术……这些交融着科技与梦想的医疗场景,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
小时新闻记者了解到,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及杭州市亚运会医疗保障工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五期大楼将于近日陆续揭开“面纱”:新门诊全面运行、地铁口正式打通、智慧药房投入使用、病房陆续启用、楼顶停机坪亚运模拟救援首飞成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急诊中心。浙大邵逸夫医院供图当夜幕降临,医院里“急诊”两字亮起,前来就诊的患者依然络绎不绝,急救车闪着蓝色警报灯频繁进出。疫情吃紧、人手紧张、床位不足……作为医疗救治的第一战场,各大医院急诊室最先迎来了疫情高峰的冲击。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C区四层5G发展成就展区内,一台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正灵活自如地转动机械臂各“关节”,干净利落地对模型进行解剖、分离、缝合等各项手术模拟动作,一旁却空无一人,这一幕引来了众多好奇的目光。
👆点 击 邵 逸 夫 医 院 星 标 我 们患者被送到时已经神志不清,双侧瞳孔已散大固定,急诊科梁敏主治医师做了快速评估,直觉告诉他这位患者极有可能发生了脑卒中,训练有素的急诊科医护团队立即启动了危重症患者急救流程并第一时间呼叫了神经内科值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