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战地记者永远的格言,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与魏巍、沙飞齐名的著名战地记者雷烨的真实写照。4月20日是雷烨烈士牺牲80周年纪念日,他是一名记者,也是一名战士,24岁投身革命,29岁在平山县壮烈牺牲,后被安葬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与强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他们以坚强、无畏、勇敢,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他们用青春生命,缔造了一代中国人的伟大与光荣!
我是张志平,四川巴中县人,1963年4月份出生的,是家里的老大,家里三兄妹。1979年我正在学校里读书,西南边境爆发冲突,当时就听参战回老家的军人说起,当年我们在抗美援越的时候无私地支援他们,建设他们的国家,好嘛,他们现在反求过来打我们的国家,打我们的边民、炸我们学校,我太生气了。
刚入伍时,他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好战士。后来有点飘飘然,不断违反纪律,成为连队的“问题兵”,自甘堕落,各种培养计划被取消。一次活动中,他没有验枪,不知道枪里有一发子弹,摆弄中逞能扣动扳机,不幸击中战友,酿成大祸,被军事法庭判处劳动教养一年半。
1929年9月初,红四军第五、六纵队与湘鄂赣边红军支队会合,重新组成第五军。按当时红军的规模来说,一个军有数千人的兵力已经不算少了,但红5军的枪支弹药却严重不足,重机枪就更少了,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