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城市精神 共建温暖之城“中国好人”张玉立扎根山区义务支教10余年,培养出400多名小提琴手——爱心坚守点亮山区孩子音乐梦在信都区路罗镇路罗村,有一座被大山环绕的学校,这里的孩子们时常依山傍水演奏悠扬的小提琴曲,优美的琴声在大山上空回荡。带领孩子们演奏的是支教老师张玉立。
筑梦高空的山里娃(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初夏的山西太原,雨水似乎比往年多了一些。吉克达富坐在六十米高的高空塔吊驾驶舱内,紧张地注视着正下方的吊钩。这里是位于山西太原清徐县的一处施工工地,工地上五座塔吊的对讲机里同时响起吉克达富的声音。
他积极反哺社会,每年坚持无偿献血三次以上,参加多项志愿活动,抗疫期间更是挺身而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半年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苏正民重新坐到了教室里,并且最终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也成为了全乡第一个进入211重点大学的学生。
“各位考官好,我叫杨旭。有人说我是一个好兵,一个好班长,但我深知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没有组织的培养,没有战友的关怀,我可能还没有走出大山……”站在优秀士兵保送入学的面试现场,回顾4年来的蜕变,不觉间我已热泪盈眶。
7月29日,来自四川宜宾珙县孝儿镇山区的考生罗孝典(此前报道:“从大山走出的孩子”:宜宾男生高考理科676分,家住深山父亲挖煤养家)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录取专业为“智能制造与装备类”,这也是他志愿所填报的清华大学专业大类。
"我渴望做一只小小的蜡烛,我在意的是我照亮的地方。我决心把青春献给家国,我心里承载着国之大疆与青春之光。"她的心中有着一颗名叫自强的钻石,以教育学作为第一志愿,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7级本科生帕提古丽·阿卜力提普在北洋园找到了自己青春的方向,如愿成为了一名"教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