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群众口头创作的歇后语称为俏皮话。天津的哏儿,更多体现在语言上,尤其是老天津卫的俏皮话,那可真是绝了!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天津味儿十足的俏皮话似乎很少听见了,很多人可能都听不懂了。下面,我们一起涨涨姿势,看看那些老天津卫的俏皮话。
原标题:《天津俏皮话大全》面世今晚报讯(记者高丽)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天津俏皮话大全》,日前与读者见面。该书收录了天津俏皮话约3400条(含副条),按照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兼具资料价值、人文价值和语言工具价值。
原标题:《天津俏皮话大全》举办语言文化体验活动(引题)感受语言艺术和天津文化魅力(主题)今晚报讯(记者高丽)由《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天津卷》编委会、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人民出版社协办的“少长咸宜话俏皮——《天津俏皮话大全》图书分享暨语言文化体验活动”,日前
虽说“猴年话猴”既应景又能图个吉利,可小编仔细琢磨半天才发现,咱天津人竟拿“猴”造改了。这个机灵、毛茸茸的小动物,到咱天津地盘,咋就成吐槽神器了呢?不信您往下看:介人恁么那么“猴儿”?!此话只可自嘲,切不能外用!为什么这么说嘞?
辞旧迎新,又逢猴年。猴是灵长类动物,与人的联系最为密切。“猴”谐音王侯的“侯”,猴子骑在马上,后有群蜂追逐,取意“马上封侯”;猴子爬上枫树挂印,意为“封侯挂印”;大猴背着小猴,谐音称为“辈辈封侯”,这些在年画中多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