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0年,王安石任浙江鄞县知县期满,去官返回故乡江西临川,途中游览江南山水名胜,登上杭州灵隐山东南的飞来峰时,远眺钱塘江,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名篇《登飞来峰》,其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诗句展现出诗人“登高望远、不畏艰险、矢志不渝”的远大抱负,为后来的变法埋下伏笔,诗句流传深远。
新华社日内瓦1月13日电 题:“不畏浮云遮望眼”——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聚焦合作破解难题新华社记者陈斌杰 陈俊侠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召开在即,如何为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提供增长新机遇、创造发展新条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这是1月9日在瑞士日内瓦拍摄的世界经济论坛标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2月28日 CCTV-120:00档播出第十集:不畏浮云遮望眼本集节目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三个关于“自信”的典故展开,从三个层面解读:“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王安石与苏轼同列“唐宋八大家”。王安石比苏东坡年长十六岁,因为苏轼的父亲荀洵的关系,二人在政坛上处于敌对状态。然而在“乌台诗案”之时,王安石却不忍“盛士杀才士”,不计前嫌地营救苏轼。事后苏、王二人金陵见相会,一笑泯恩仇。自此,他们化敌为友,相携同游,一起谈诗论文。
此首著名七绝出自北宋诗人宰相王安石之手,是谓地位站得够高者,什么也挡不住你的视线。如果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普通人奋斗过程的感悟,那么,“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则只有功成名就,地位显赫者才有资格发出的豪语。
藤爸带你背古诗,妙招提升记忆力《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如何记忆?诗名:登飞来峰。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飞来,故称“飞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