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首批2022年度四川省戏曲名家工作室完成授牌。陈智林、肖德美、崔光丽、刘谊、李伯清、魏明伦、杜建华、陈巧茹、刘露、廖忠荣10位文艺工作者入选。工作室将如何运转,名家们又有哪些创作、传承计划亟待实施?记者专访了每位入选名家。
三国文化之源——南充点击上方“南充播报”即可关注我们。经典一这两年东西烫哦,哪儿像我们那阵,耍三年朋友,吆指拇儿都不敢勾一哈,勾了就要遭扯拐。现在,上午才认识,黑了就带起回去了,第二天起来还放黄话:“也,小妹儿,你咋睡在这儿喃?”经典二你豁胖娃儿没吃过肥肉,黑娃儿没晒过太阳。
12月10日,“金牛故事王”百姓故事大赛总决赛在成都府河书场举行,李伯清、沈伐作为评委亮相并点评。比赛后,著名散打评书艺术家李伯清也带来一段评书表演,是不是好久没听到“李贝贝”的评书啦?快来一起开怀大笑!
中国说唱曲艺丰富多彩,京津冀地区的相声、东三省的二人转都是典型代表。在川渝地区最为人知的莫过于四川评书了。就如同川渝人爱憎分明、刚正不阿的性格那样四川评书以幽默诙谐的方言评人论事,教人分辨善恶、弃恶从善。
李伯清创建散打评书,距今不过30年多,散打评书已经走过了发展期,鼎盛期,衰败期,目前已经开始走向最后的消亡。散打评书创始人李伯清从90年代开始,李伯清为了传承散打评书,陆陆续续收了70多个徒弟。这70多个人中,大部分都不会讲散打评书,不过会讲的其实也不少。
1980年的一天李伯清把自己蹬的三轮车一扔,第一次在成都八里桥的一家茶馆上台讲评书。讲的是在书店买来的《说唐演义》。属于现学现卖,讲了一个多小时,下台后自己都不清楚讲了些什么。李伯清很惭愧,感觉自己没有讲好,最后都不好意思收钱,请一个朋友帮忙收的钱。
全叔,是微博网友对成都全搜索新闻网的昵称。《全叔读报》是我们开发的一个品牌栏目,不那么正经八百,但也不会一副很low的样子。本期撰稿/盗版流氓多年以后,人们坐在成都的茶馆里,将回想起李伯清和他的散打评书。书上也许会这样记载:2015年5月初,担心后继无人,李伯清复出说书。
封面新闻记者 杜恩湖成都市民正处于疫情防控时期的居家生活中。表演艺术家李伯清响应号召,待在家里。他下厨房炒菜,与弟子陈功一起切磋散打评书,为成都战胜疫情加油。9月2日上午,李伯清练了一个多小时书画,又写了毛笔字。然后,他与徒弟陈功切磋散打评书。
封面新闻记者 杜恩湖“听了陈功这么多场的书,越来越有感觉,越来越有进步。陈功接我的班,是没有问题了!”12月5日,李伯清公开表明“弟子陈功可以接他班”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李伯清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陈功是他的徒弟。为了培养他说书,有一段时间,吃住都在他家里。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摄影报道1月12日下午,曾杲纯银铸造篆刻作品展开幕式在四川美术馆举行,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散打评书表演艺术家李伯清作为嘉宾出席。开幕式前,封面新闻记者将《华西都市报》创刊30周年“拾光礼盒”送给李伯清,他笑着接过,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说:“这个礼物要好好珍藏。
封面新闻记者杜恩湖百年征程波澜壮观,百年初心历久弥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著名散打评书艺术家李伯清,6月30日中午接到了华西都市报记者邀请,写下“百年”二字。李伯清书法,风格有其独创之处。他说,我们这代人,几乎与新中国一起成长。我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壮大。
封面新闻记者杜恩湖“ 李伯清是一位很优秀的散打评书艺术家。他说的充满四川人间烟火的搞笑散打评书段子,我很喜欢。我也会说几段。”12月10下午,大慈寺大茶坊内,李伯清的得意弟子著名青年散打评书演员陈功举办的“大慈书场”,举办开书仪式。
成都商报讯(记者 任宏伟)“乡愁是根,文化的根,也是一种牵挂,一种情感的归属。”昨日是李伯清时隔一年多之后,再次在“李伯清书场”开讲。这次的主题是“乡愁”,李老师用散打评书的形式唤回大众对故乡的爱,现场粉丝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