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4月25日,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四头迁地保护的长江江豚,被放归至长江,这是我国首次将迁地保护的江豚放归长江。这四头江豚两两一组,被分成两组分别在长江的石首江段和新螺段被放归长江。
近日,长江江豚出现在湘江长沙段,上了热搜,令无数人激动不已。江豚,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全球仅剩1000余头,截至2021年,洞庭湖区域活跃的江豚数量大约为120头,这次到长沙来“玩耍”的是“一家三口”。
长江云新闻报道:终于可以回家“撒野”了!4月25日上午10:50,在湖北荆州,4头迁地保护长江江豚回到了长江的怀抱。这是中国迁地保护的江豚首次放归长江,也是人类首次实现迁地保护濒危水生哺乳动物的野化放归。这次放归由天鹅洲保护区、新螺段保护区和中科院水生所联合开展。
长江云新闻报道:明天(4月25日),湖北将开展迁地保护江豚首次放归长江活动,4头(3雄1雌)被迁地保护的长江江豚将回到长江,他们会被分别释放于石首天鹅洲和洪湖新螺段2个国家级保护区的长江江段。江豚将如何被释放到长江里?它们能适应吗?长江云新闻记者将持续关注。
约2537只,这是大熊猫的数量,你知道江豚有多少只吗?1249头,这是今年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数量连大熊猫的一半都不到!作为长江水生生物中的旗舰物种,江豚因其憨态可掬的模样、微微弯起的嘴角,被人们称为“微笑天使”。
8月15日上午,在湖北宜昌举行的“清净守护长江”中国石化湖北石油社会责任行动发布会上,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签署珍稀物种共同保护协议,将共同致力于开展保护江豚、中华鲟、长江鲟的公益项目。
交汇点讯 一场小型而富含生物知识量的讲座日前在南京海底世界进行,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长江学者、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光给二十余名孩子和家长分享了长江江豚保护现状、北极熊仔仔“娶妻”故事、保护生态意义等知识。
4月25日,工作人员转运江豚至运输车辆上。 当日,来自长江天鹅洲故道的4头迁地保护长江江豚分批顺利放归进入长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这是我国首次开展迁地保护长江江豚野化放归工作,此举对促进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回升,推动长江江豚保护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华社武汉4月25日电(记者王自宸)25日,来自长江天鹅洲故道的4头迁地保护长江江豚分批顺利放归进入长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这是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种群快速发展基础上,我国首次开展迁地保护长江江豚野化放归工作。
来源:【绿色中国】绿色中国4月26日电(通讯员童瑶)4月25日,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让长江江豚回家”——长江江豚试验性野化放归仪式在洪湖市老湾回族乡江豚湾社区举行,2头经过两年适应性野化训练的长江江豚被放归至长江老湾段天然水域,这是迁地保护的长江江豚首次被放归至
扬州近日开展调查时观测到一个江豚“家族群”,有11头之多,十分罕见。数字显示,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长江扬州段江豚从2017年的30头增加至目前的35—40头,7年时间增加了5—10头。数字看似不多,但对位列“极度濒危”的江豚而言,弥足珍贵。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鸣)近日,“守望长江微笑——长江豚类与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科普讲座在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分校方兴小学举行。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盟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生动的讲解,为同学们揭开了长江江豚这一物种的神秘面纱。
2023年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其中长江干流约595头、鄱阳湖约492头、洞庭湖约162头,相比2017年的科考数据,出现了历史性的止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