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近日,来自深圳的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全球首例前空翻特技,相关视频瞬间刷屏全网;优必选实现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这些突破性进展,让人不禁感叹国产机器人进化得太快了。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作 者丨李振 丁莉 程浩编 辑丨林曦今年开春以来,从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到宇树机器人登上春晚,不少现象级的科技飞跃迅速占领全国乃至全球认知。今年全国两会上,很多首次出现的“新词”也都与现象级科技飞跃相关。
春晚上,宇树科技“秧歌队”的爆火带红了机器人赛道,也让全国人民见识到杭州“六小龙”的科创实力。“杭州‘六小龙’非常火热,我们所有同学都为他们鼓掌。”3月8日两会媒体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谈及人形机器人产业时不吝赞美。
起猛了!电影《我,机器人》的经典场景居然在极氪工厂上演!近日广东“机器人七剑客”之一的优必选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探索建立面向多任务工业场景的通用人形机器人群体作业解决方案工业人形机器人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群体智能”协同实训。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张超图/受访者提供近日,第六届粤港澳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在广州举行,现场发布的《2024年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广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均居中国首位,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培育引进了一批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作 者丨庞成 李依农 巩兆恩编 辑丨李振 张明艳 施诗拍摄剪辑丨肖航 柳润瑛3月8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与境外媒体记者对话活动在中国记协新闻发布厅举办。“广东的机器人产业是全国最好的机器人产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 实习生邓安晴 广州报道近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正在巴塞罗那进行,在展会上,人形机器人成为了“热门单品”,除了乐聚和中兴展出了机器人,由西班牙公司invelon“贴牌”亮相的人形机器人也在会场备受关注,据财新报道,这个机器人正是来自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产品G
开栏语2025年全国两会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广东以“挑大梁”的担当率先破题。羊城晚报“三探经济策”聚焦2025年中国第一经济大省乘风破浪之路,从机器人产业剑指全球创新高地,到民营经济以创新破解内卷困局,再到国潮消费激活超大规模市场,系列报道展现岭南大地“敢闯敢试”的锐气。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总统筹:孙爱群 吴江统 筹:孙晶 刘佳宁广东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观①【开栏语】在全球化与科技革命的双重浪潮中,创新、高效、绿色、智能的产业变革在粤港澳大湾区澎湃涌动,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词,一系列新技术正与广东现实经济紧密关联。
星尘智能机器人Astribot S1手拿毛笔,写下一个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优必选机器人Walker S在几秒内检测完车辆多个部件,演示如何进厂“打工”;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赛大千画像机器人,一秒内就能提取观众的面部特征,转化成数字矩阵,控制机械臂完成一幅幅人像画……日前,在北京
机器人将成为广东发力的又一重点。2025年2月5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说,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7月28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30235号提案答复的函》。根据复函,2022年,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实现616.4亿元,同比增长15.45%;实现增加值111.4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广东省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16.
蛇年央视春晚《秧BOT》节目一开场就燃爆全场,一群穿着花棉袄的人形机器人扭起了秧歌,转起了手绢;春节前,一个身高170厘米、重约55公斤的人形机器人,迈着轻盈自如的步伐,在深圳街头行走,被网友称为“走路最像人的机器人”;大年初二,游客穿戴着来自“广东造”外骨骼机器人轻松登顶“五岳
2月18日,《南方日报》“高质量 开新局——百名记者一线行”栏目,发布《粤产机器人深度融入实体经济发展》报道。在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公司,一台台搭载着激光雷达的工业移动机器人来回奔跑。这批工业机器人经过测试后,将奔赴各大制造工厂,成为任劳任怨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