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的前身东北民主联军,最开始的时候,日子一点也不好过,有一段时期,被陈明仁打得很惨,四平血战中遭受重大损失,场面一度非常严峻,林彪都做好去苏联打游击的准备了,李富春和黄克城还为此专门给毛主席写信,说暂时不具备与国民党正面对抗的实力,希望毛主席让步以争取谈判。
作者:九鱼亭四大野战军如果按照实力排行,四野名列第一毫无争议,三大战役中四野打了两个。在东北,不论是范汉杰,还是廖耀湘,都是四野的手下败将。解放了东北,四野便入关南下,按照正常逻辑,我军南下之后的战斗会相对容易,毕竟蒋军的统治已经危如累卵。
作者:九鱼亭曾任四野参谋长的萧克上将,在回忆录中有这样几句话:“部队从北方到南方,水土不服,不熟悉水网稻田地区和山地作战,加之天气炎热,蚊虫叮咬,生病多,一般连队发病率占1/4,严重者达3/4,非战斗减员大,严重影响了战斗力。
其实早在3个月前,1948年11月13日,辽沈战役刚刚结束,东北野战军12个步兵纵队作为全军整编的第一批部队,已分别改编为第38军、39军、40军、41军、42军、43军、44军、45军、46军、47军、48军、49军。
千里行军,我们祖国大地有平原,有高山,有长江大河,我们都经过了。尘土起来,马匹吸着都受不了,后来我们给马戴上口罩,人戴口罩听过,马戴口罩可从没听说,我们给马戴上口罩,是因为吸入的黄土太多了,马也要得病的。
蒋介石引咎下野后,桂系成为国民政府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随后两党在北平进行了谈判。然而老蒋根基犹在,他暗中指示旧部破坏和谈,桂系白崇禧也很狂妄,认为可以凭借自己手上的兵力抵御解放军,最终和谈破裂,我党发起了渡江战役。
而要打锦州,重中之重却不在锦州,而在锦州外围的塔山,只有守住塔山,攻锦才有把握,否则敌人援军一旦突破塔山,打到锦州城下,那么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我军南下的时候,只带了单程的汽油,万一锦州打不下,大量的汽车、坦克、重炮就都撤不出来了,不仅东野这么多年来积攒的家底一朝化为乌有,就连主力部队的撤退恐怕都成问题。
出其不意,是兵法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条!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哥们,身高没优势、块头没优势、力量没优势,而对手个高块大有力,这架又不得不打,怎么办?出其不意,先在对手心窝子上来一拳!当然,小编只是举个例子,不是宣传暴力!那么。强势的一方要不要出其不意呢?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