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11日电(齐江龙)眼下,进入牧民畜牧转场季,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牧民陆续开始春季转场,准备返回北山牧场。为做好转场的监督管理,保障全乡畜牧业安全稳定,喀拉哈巴克乡农业(畜牧业)发展中心党员志愿者全程跟进协助牧民开展转场工作。志愿者落实监管责任,规范转场程序。
每年9月中下旬,是藏北草原上牧场迁徙的最佳时节。牧民与牲畜在晨曦中徐徐离开夏季牧场,转移到山坳之中的冬季牧场,以此避开高原冬季的严寒。转场的习俗已是传承千年的游牧文化,见证着高原牧民与大自然千百年来不变的约定。
【解说】在高原晚秋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破晓时的寒气。西藏拉萨市当雄县纳木湖村的牧民们,在圣湖旁赶着牛羊、唱着牧歌,踏上牲畜大迁徙的转场路。在霞光下,山脉、草原、湖水、游牧古道……宛如一幅多彩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央视网消息:转场是新疆等牧区一项传统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活动。牧民们每年会根据季节变化,在春、夏、秋、冬四季牧场间进行多次转场,以便让草原通过轮牧休养生息;同时也能够降低牲畜的养殖成本,保护和传承独特的草原文化。这段时间,新疆各地牲畜春季转场逐渐由北向南进入高峰期。
央广网和静11月5日消息(记者李昊轩 通讯员毛阿拉腾图雅 )随着天气逐渐转冷,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的40多万头(只)牲畜陆续从秋季草场转入冬季草场,延绵数公里的畜群和驼队,浩浩荡荡,气势磅礴,人欢马啸,场面极为壮观。
连日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百万牲畜进入转场季。 巴特尔达拉 摄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23日电 (殷琳 巴特尔达拉 申凯龙)“我们家冬季草场离春季草场距离很近,转场依然沿用了过去传统方式,一人一马一羊群,沿着山路前往春季草场。”牧民山巴依尔如是说道。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26日电(记者潘莹、熊聪茹)一个月前,哈萨克族牧民阿达力别克·别尔都木拉提家的600头牲畜,从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齐干吉迭乡博列克托别村出发,搭上四周装有围栏的卡车,向东北方向,一路跨过额尔齐斯河,历经200余公里,抵达萨尔布拉克春牧场。
长期以来,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地区由于地域特征、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等特点,牧民群众始终坚持“逐草而居”的生活传统,每到夏季,牧民群众就会携带生活物品、驱赶着牲畜,长途跋涉100余公里,来到水草丰茂的格日朝鲁苏木夏营地开始为期四个月的“游牧生活”,从而成为典型的“小、远、散”单位。
央视网消息:从8月底开始,新疆多地牧区陆续开启秋季转场。四季转场、季节轮牧是新疆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进入九月,新疆阿勒泰地区牲畜秋季转场已经开始,将持续至10月份结束。两百万头(只)牛羊将从夏牧场转往秋牧场。牲畜转场的壮观画面成为当地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最近,由新疆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改编的电视剧正在热播。文章和剧中对游牧民族转场生活的描述生动、细腻,有新旧理念的碰撞,也有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共融。为此,笔者也专程来到新疆阿勒泰,感受这片土地上的和美画卷,并有幸赶上了牧民转场,目睹后心情无比激动。
6月15日,内蒙古扎鲁特旗,牛群在转场途中吃草,补充体力。“转场”也称“走场”,蒙古语为“敖特尔”,是草原游牧的重要环节。当天是内蒙古扎鲁特旗夏季牧场开放的日子,格日朝鲁苏木(乡镇)16个嘎查(村)的500多户牧民赶着5.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每年的5月底6月初,随着天气渐暖,位于萨吾尔山脚下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的牧民,都要进行夏季牲畜大转场。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转场当地启用了大型机械设备,一改往日“光脚走”的转场模式,转场时间由原来的1周左右减少至1天,大大提高了农牧民转场效率。
央广网塔城地区11月7日消息 转场是重要的牧业生产方式,随着天气变化,牲畜在不同草场间轮换放牧,实现草场休养生息,有效保护自然资源。截至今日,新疆塔城地区牲畜转场工作已开展大半,部分县市转场工作已经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