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12月22日消息(记者陈锵 通讯员董煜)西安科技大学的期末备考季如约而至,同学们清晨就已匆忙进入图书馆,图书馆里弥漫着安静却又紧张的氛围。专注的学习最怕被打扰,在需要自觉维护安静氛围的地方,一张张小纸条划破寒冬凛冽,同学们用小纸条传递着暖暖的温情。
芬兰,仅有550万人口的国家,十九世纪初“一村一图书馆”的格局已基本成形。如今,全国有300多家博物馆、900多家图书馆,每年图书的借阅量达到惊人的6800万册。他们为何跟馆亲、跟书亲?一个名叫“颂歌”的图书馆,或许能给出答案。
一张小纸条,能产生怎样奇妙的艺术魅力?近日,“花开有声”艺在指尖衍纸艺术展在嘉定区文化馆展出。快戳视频,一起走进绚丽斑斓的衍纸世界,感受妙“纸”生花的奇思妙想。展览以花卉绿植为主要元素,共展出近60幅衍纸艺术作品。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使我坚持报道的动力~这是一个关于误会与善意的小故事,发生在一所大学的图书馆里。一名男生在自习室里,突然发现自己桌上有一张折叠好的纸条。
问题:在图书馆里都有过什么奇妙的发现?前两天在图书馆里借书的时候发现某本书里夹着一张没寄出去的明信片,有地址但是没邮票内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也不是表白什么的然后我就帮忙寄出去了……以前借书的时候还在书里发现过求交友的小纸条或者补课之类的小广告,觉得还蛮有趣的。
在学生时代,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记录了每个怀揣梦想,埋头赶路的早晨、中午和晚上。图书馆为我们创造了一段又一段的邂逅,有浪漫,有遗憾,这一室风雨同舟的人,共同组成了关于青春的记忆,而连接起这一切的,很多时候,是一张又一张无言的 “图书馆小纸条”。
7月20日,浙江丽水市图书馆馆长季彤曦在朋友圈晒出一位读者的照片。那是一位戴着斗笠、身穿蓝色旧外套的老人,手上拿着十多本期刊,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往包里塞。季彤曦在旁边写下了这些话:期刊均为在馆阅读不外借,今天我们破了例……这是周一闭馆日的唯一读者,带给我们感动,更值得我们学习。
“像电影《情书》,还有一些在图书馆无意中发现书本里的小纸条,然后互相留言引出一段故事那样,我觉得其实生活中这种际遇也是蛮多的,只是可能大家看到就过掉了没在意,或者没有一个小空间给大家记录这些生活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