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这则故事是关于中国古代官员包公的传说,涉及到了一位驸马和一个铡刀。传说中,贫苦书生陈世美高中状元后被皇帝召见,成为驸马。
陈世美和秦香莲公案唱了几百年,人们可怜秦香莲母子的遭遇,也痛骂负心汉陈世美贪富贵、辜负结发的行为。看了多少年的电视剧、电影和京剧,到了中年才懂得陈世美,才懂得陈世美的内心的苦。说湖广女子秦香莲带着儿女到东京汴梁开封,寻找多年前进京赶考的丈夫陈世美。
像这样忘恩负义、趋炎附势、厚颜无耻的人,自然谁也不想和他沾边,所以也基本上没有人叫“世美”了。而秦香莲又是个烈女子,在老家时尽心侍奉公婆,自己吃糠咽菜,却割股侍亲,到了京城,却也没有惧怕太后和公主,只为要回自己的丈夫、孩子的父亲。
陈世美的死,一是因为包拯顶住了压力,二是因为秦香莲的执着,三是因为皇姑的作死。很多人说秦香莲不应该这么执着,陈世美死了对他没有任何好处,既然爱他就放了他。可是想过没有,秦香莲已然想放过陈世美了,是陈世美差韩琪又去追啥她们母子,既然你不给活路,我干嘛要念旧情呢?
上周六20:20,《最美中国戏》第二季播出了第五期。节目中,“颐和研戏社”班主何冰带领小班事王宁、吴宣仪、裘识、李扬薇、徐怡恒,以及“插班生”张颜齐,走进开封府,在经典戏曲《包龙图》中感受了包青天的凛然正气,领略了京剧花脸正直刚毅、勇猛豪放的人物特征与艺术特点。
长安君(微信ID:changan-j):戏曲《秦香莲》,剧情虽为虚构,但由于符合大众情感需求,流传数百年仍长盛不衰。从戏曲,可以探究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从《秦香莲》中,我们也可以一窥古代中国,法律,同宗法的关系。
来源:【海报新闻】本戏又名《铡美案》《秦香莲》,山西梆子传统名剧。叙宋仁宗时,陈世美考中状元,隐瞒家室被招驸马。其妻秦香莲携儿带女赴京寻夫,陈拒不相认,竟遣韩琪追杀。韩琪感秦香莲不幸遭遇,示其至开封府包拯处告状,自刎身亡。秦香莲向包拯诉以冤情,包拯置皇家权势于不顾,将陈处死。
赵匡胤以祖训的方式,让后世皇帝不能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之人。并且,他还专门将这条祖训刻在一个石碑上,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后世皇帝登基必看。这条祖训可以说成为了全天下所有知识分子的免死金牌,只要知识份子不是通敌卖国就没有死刑,只能流放,这为北宋统治者不敢滥杀文人奠定了法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