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赵雨笙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5天后,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直至6月2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据央视新闻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6日报道称,随着近日国际空间站漏气问题日渐严峻,美俄两国航天局已要求宇航员采取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目前,国际空间站里有3名俄罗斯宇航员和4名美国宇航员。报道称,国际空间站的漏气问题于2019年首次被发现,已经持续5年。
央视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6日报道称,随着近日国际空间站漏气问题日渐严峻,美俄两国航天局已要求宇航员采取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目前,国际空间站里有3名俄罗斯宇航员和4名美国宇航员。报道称,国际空间站的漏气问题于2019年首次被发现,已经持续5年。
以后遇到喜欢卖弄的人,或许不能再用“你咋不上天”怼回去了。因为普通人也能上天了。就在双十一大促如火如荼之际,一家来自中国的商业航天公司——深蓝航天,通过直播预售了两张2027年亚轨道载人飞船的船票,这也是国内首次公开销售商业太空旅行项目。
央广网北京2月2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亮点纷呈,除了将发射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两艘载人飞船和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昊龙货运航天飞机、轻舟货运飞船等也将亮相。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于今天(11月4日)凌晨平安返回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92天其间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间纪录大家可能会好奇航天员在空间站都吃什么?航天发射都有哪些幕后故事?中国普通人的太空之旅什么时候能实现?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越来越大,在月球上,甚至在火星上驻留并建设基地成为可能。想在月球上居住和旅行,水、氧气等生存资源和交通工具就不可或缺了。而如果能在月球能就地取材,为人类提供生存的资源,那星际旅行的愿望或许就不再遥远。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日前表示,美方在一些太空问题上正寻求与北京加强沟通,NASA也在与中国航天机构进行谈判,以让美国科学家获取、分析中国从月球上取回的土壤样品,他认为中国将同意提供样品。
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期间,一份“天外来物”吸引众多国际人士驻足欣赏。这是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首次向全球展出。与会嘉宾围在展柜前,或俯身细看,或拍照留念,一睹“月背土”的真容。嫦娥六号带回人类首份月背样品,是中国航天2024年的代表作之一。回首这一年,中国航天接续“上新”。
来源:【浙江融媒体】“5、4、3、2、1,点火!”9月24日10时31分,山东海阳近海海域,伴随着一声巨响,捷龙三号遥四运载火箭拖着明亮的尾焰从烟雾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卫星等8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太空拼车”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屠晨昕10月29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图源:新华社今天拂晓,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乘坐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跃出苍穹,并在中午完成太空交会对接,进入400公里高的中国空间站。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4年12月17日晚,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配合支持下,圆满成功完成9小时出舱活动。此次出舱活动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
近日,国内一家商业航天企业以每张100万元的价格预售了2张太空旅行的“船票”。据媒体报道,这次旅行是亚轨道飞行,预计2027年首飞,每张票价为150万元,直播间特价100万元,预售订金5万元,已经售罄。什么是亚轨道飞行?太空旅行离普通人有多远呢?
本月稍早时间,首次由非职业宇航员进行的商业太空行走取得成功,引起全球关注。这一事件对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是否有特殊意义?英国《自然》网站刊发文章认为,此次成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太空旅行的边界奠定了基础;普通民众能够完成太空行走,意味着在太空中修复科学设备有了更多选择。
近日国内一家商业航天企业以每张100万元的价格预售了2027年载人飞船亚轨道载人旅行船票公开销售商业太空载人旅游产品在国内还是头一次100万元一次的商业太空旅游都能获得哪些体验?商业太空旅游目前还面临哪些难点距离我们普通人有多远?
央视网消息:美国东部时间18日凌晨,在国际空间站滞留超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终于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龙”飞船,返回地球。 一同返航的,还有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和俄罗斯宇航员亚历山大·戈尔布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