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战斗的号角响彻中华大地——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满腔碧血驱虎豹,铮铮铁骨中华魂。
2013年10月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了题为《评拉纳·米特所著〈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的文章,认为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盟国抗日战争的贡献,不但从未被全面承认,也未转化为中国在本地区的政治资本。
“我是为了让一代代中国人铭记这段历史,也希望大家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听到来访者说从这些史料中获得启发,看到学生们根据这些史料排演话剧时眼含泪花,这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每到周末,村里不少大人会带着孩子走进展览室和书屋看看抗战史料。
时光流逝,有些日子,我们注定无法忘记。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无数仁人志士为击败侵略者、保护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文明成果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捍卫人类和平正义作出了牺牲。
抗战时期的桂林曾一度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民国27~33年(1938~1944)间,作为西南抗战大后方之一的桂林,书店、书局林立,先后开设的各类大小书店、 出版社达220余家,发行了各类图书数千种,各类杂志240余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抗击。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7月8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向全国发出通电:“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讲述者:杨正华 陈白坚,分别任第十军预备第十师政治部副主任、第十军特务营营长敌军进攻衡阳1944年6月18日,长沙失守。敌从长沙迅速向南推进,先后占领口、醴陵和攸县。其六十八师团于23日晨渡过洣水,与其主力会合于泉溪市附近的耒水河畔。24日白天竟冒我机猛烈轰炸强渡耒水。
1938年4月,在河北广阔的冀中平原地区,成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党委,建立了八路军第三纵队和冀中军区,5月初,成立了冀中行政主任公署,至今,已经七十周年了,每逢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我总是浮想联翩,思绪万千,有时兴奋,有时感叹,这还要从我的家乡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