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北斗“点亮”南非农业在非洲大陆南端的林波波省,广袤的农田上空,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信号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传统耕作方式。通过引入北斗高精度定位、智能农机导航和农业大数据管理等技术,当地农民成功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智慧种田”的跨越,为南非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2日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获悉,中国—南非北斗/GNSS应用研讨会1日以“线上+线下”方式举行,会上在线签署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与南非国家航天局关于卫星导航用于和平目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通过实现厘米级定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可能。这一国之重器在我国农业领域“落地生根”的背后,是农业生产走向智能化、科技化、现代化的典型探索,也是我国自力更生在高水平科技领域不断突破的生动体现。
5月17日,北斗“家族”再添“新星”。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同比增长6.76%。北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未来,还有哪些“添星”计划?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8月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等介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北斗相关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广泛应用,赋能各行各业,融入基础设施,进入大众应用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基石,为卫星导航系统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津滨海讯(记者 战旗)记者从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下称:市农业中心)获悉,近期,市农业中心积极组织技术力量,结合农业生产耕、种、防、收等作业环节,开展北斗导航精准作业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促进了作物增产、农民增收。
原标题:《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引题)北斗在农业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持续推进(主题)近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目前,北斗系统运行稳定,服务性能优异,功能强大,可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让耕牛退休,铁牛下田,农民进城,专家种田。没错没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北斗+种地。本期《第一动力》带您探访武汉北斗产业链链主企业——武汉依迅北斗时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看看今天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正在如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11月5日,第一届中非北斗合作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以“线上+线下”方式成功举行。论坛以“创新·合作·开放·共享”为主题,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中国国家航天局、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和塞内加尔数字经济和电信部、非盟委员会教育科技创新司联合主办。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李鹊镇前大张村,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大型拖拉机正在进行自动化起垄作业。刘云杰摄(人民视觉)农业技术员在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园区试验室进行大豆品种发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