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酸胖、哈尔马格、唐古特白刺【来源】蒺藜科白刺属植物甘青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r.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健脾胃,助消化,安神,解表,下乳。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感冒,乳汁不下。
因为浑身都长马刺,它不但影响着地边的庄稼,而且还会影响农民劳作。在《本草纲目》上又称它叫鹊不踏,而且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称呼,有叫虎阳刺,红刺鸟不踏,海桐皮,鸟不宿,通刺,黄龙苞,刺龙柏,刺树椿,飞天蜈蚣,刺龙牙,朋友们你们都叫它什么呢?
今天下午有事去水泉社区,顺便要经过去往赵公山的一段路程,看到深秋时节的赵公山脚下美得不要不要的,漫山的绿色,偶见一片一片不同颜色,似乎有点彩林的感觉,我想,要是再过十多天来,那是另一翻的美景,也能见到彩林下的赵公山。
在湖北山林中,有一种野生的水果正悄然成熟,似迷你的小灯笼挂满枝梢,红得通透,让人垂涎欲滴。在湖北的秭归,只见那陡峭的山壁护佑着长江滚滚东去,这种特殊的地理形态构成了独特的峡江气候,不仅孕育了美味的脐橙,还孕育着一种特殊的“草莓”。
光秃秃的山坡上,点缀着稀稀疏疏的小草,低矮的刺泡树特别显眼。刺泡是我们那儿的叫法,它是一种灌木植物,外形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味道又酸又甜,有些地方叫山莓或者树莓,又称覆盆子、四月泡。刺泡树随处生长,山坡、山脚、沟坳,都能见到它们的踪影。
山野泡 挥之不去的年少念想高文化一山野泡,祖国大江南北山野森林中,一种再普通不过且分布广泛的灌木植物。它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悄然生长,顽强演绎生命轮回,吸天地之精华,其貌不扬,深藏不露,发芽生叶,奉献味道本真、口感美妙、营养丰富的野生果,即“山野泡”,又称覆盆子、野树莓、山莓等。
大多数农村长大的朋友,在儿时那会都采摘过野果,毕竟以前的农村生活条件不太好,既没什么钱买零食吃,也没什么钱买玩具玩,但那时候的农村环境很多,野生植物多,自然就会有很多野果,这些野果有的十分好吃,有的不能吃但能玩,所以为了解馋解闷,很多农村娃就会去满山遍野的跑,寻找那些能吃能玩的野果。
明代张岱曰:幸生胜地,鞋靸间饶有山川。诚如斯言,倚山而居的我也是此类有幸之人。桃花岭接续岳麓山奔腾而来,其间物产丰富,内涵蕴藉。每逢天气晴好的周末,久居闹市者挈妇将雏出游,山脚和山腰人潮涌动,人声鼎沸。图清净自在往山顶去,登高处常有意外之喜,还有丰盈之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