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马伯庸长篇新作《食南之徒》最近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和中南博集天卷共同出版上市。在浩瀚如海的史料中偶遇唐蒙与枸酱的故事时,马伯庸便决定写一本小说,这是一位当代“吃货”向汉代先贤的致敬。一如《长安的荔枝》《两京十五日》,这也是一个马伯庸从历史的缝隙里“抠”出来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陈宇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永庆坊·名家访谈系列活动第八期——“历史中的大与小”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举办,作家马伯庸分享对历史细节与宏观历史关系的思考,同时介绍了新作《食南之徒》的创作故事。活动现场。
本期“南都书单”重点向大家推荐一部历史小说:马伯庸的新作《食南之徒》。故事的源起,是《史记·西南夷列传》里的一段记载。马伯庸说,使者唐蒙来到南越的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其实不是这位美食侦探的经历,而是它所展现出的地理认知。正是有唐蒙、张骞等人的不断探索,才开启了汉文化向南拓展的大潮。
提到马伯庸,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他的历史小说创作。的确,从早年的《风起陇西》,到后来的《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再到《大医》《长安的荔枝》《食南之徒》,马伯庸的笔触涉及两汉三国、唐朝、明朝、晚清。
“好吃”有多了不起?8月18日,作家马伯庸《食南之徒》新书分享会暨读者见面会在南国书香节主会场举行。活动现场异常火爆,不少读者提前拿着书排队,等待签名环节的开始。《食南之徒》是继《长安的荔枝》之后,马伯庸创作的又一部聚焦古代岭南地理与风物的历史小说。
从《风起陇西》,到《太白金星有点烦》、《大医》、《长安的荔枝》……马伯庸可以说是当下图书市场最受读者喜欢的作家之一,13日下午,马伯庸携新书《食南之徒》前来天府书展与读者分享,并接受了红星新闻记者采访。
书海泛舟,诗意盈怀,在字里行间悠然漫步,抵达纷扰尘世外的宁静之地。明月清风,皆成佳句,山川草木,尽入诗篇。四季更迭,朝升夕落,每一个时间的刻度,都可以在文字里寻找到对应的注解。无数注解的重叠,才组成了我们真实的模样。
中新网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嘿,您吃了吗?”“午饭(晚饭)打算吃点什么?”两个中国人见了面,“吃”是常用的寒暄话题,聊起美食,气氛总会热闹几分。而在作家马伯庸的笔下,通过写美食,也可以讲一个相当不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