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我《今日头条》发布的系列检举、诉讼等文章中,不断有朋友留言询问:如果被人恶意诬告,尤其是被人匿名诬告,又不知道是谁告的情况下怎么办呢?显然,诬告者本身是违法的,也是道德不允许的,那么,诬告者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呢?我们就这些问题,做一个分析和探讨,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小美怀疑男友和同事小丽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于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在公司领导同事中持续散布侮辱、诋毁小丽的内容。小丽因此情绪低落导致抑郁,小丽应该如何维权?——小丽可以提起名誉权纠纷之诉,要求小美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
马小秋直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家认可这句话吗?马小秋认为,在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从呱呱坠地、到上学、再到走上社会,要经历很多风风雨雨,会遇到很多让人不如意,甚至令人痛苦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常态,是这个空间维度的真实现象。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时代主流,我们在互联网社会享受着它带来的便利,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但是也需要忍受它的“伤害”。让人陌生却又熟悉的网络诽谤罪时刻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也许我们觉得网络诽谤罪离我们很远,但是身在互联网社会,身不由己,如果你不幸碰到了,该如何维权呢?
对于普通人而言,常见的造谣传谣,通常集中在民事责任中。当发现有人造谣,给自己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首先要做的是收集证据。如果认为造谣传谣者的行为,危害极大,甚至已经使用了暴力、威胁等方式,则可以选择报警,请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追究造谣者传谣者的行政、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