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谢振宇 每经编辑:文多2024年,威士忌在中国市场上的火热已经不需要走进酒吧就能发现。国产威士忌竞相亮相,国际巨头的在华生产项目也相继投产。当然,虽然发展前景被看好,但相较于白酒和啤酒,威士忌的市场渗透率仍较低。
界面新闻记者 | 富充界面新闻编辑 | 任雪松2019年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威士忌元年”。自此时起,包括世界最大烈酒集团帝亚吉欧旗下洱源、全球第二大烈酒集团保乐力加旗下叠川、Rio预调鸡尾酒母公司百润股份旗下崃州、郎酒旗下高桥在内的一批国产威士忌厂开始兴建或投产。
虽然2024年前9个月中国市场威士忌的进口数据双位数下滑,但世界酒业巨头帝亚吉欧首席执行官黛布拉·克鲁(Debra Crew),近日依然带领高管团队飞行十几个小时辗转来到云南大理,为帝亚吉欧在中国的第一家威士忌工厂揭幕,而这也是国内威士忌投资热的缩影。
每经记者:黄海 每经编辑:张海妮丨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丨NO.1 茅台部署国际化工作据贵州茅台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15日,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率队调研茅台进出口公司,并组织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就加快茅台国际化发展作进一步安排部署。
11月15日,中国 — 国际烈酒集团、全球知名威士忌生产商帝亚吉欧在中国设立的首座酒厂——云拓单一麦芽威士忌酒厂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正式落成,该酒厂将掀开中国威士忌的又一新篇章,进一步展现帝亚吉欧在中国市场稳步发展的坚定决心。
帝亚吉欧作为中国威士忌市场的老朋友,在新任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程展鹏带领的一年多时间里,开始了新旅程。在程展鹏眼中,威士忌在中国普及时间相对较短,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待开发程度较深。随着国内消费人群日益多元化、市场成熟度不断提高,也明确了威士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
【编者按】当前,气候变化加剧与生物多样性丧失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正在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气候变化已成为限制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全球经济和全球金融稳定性。据相关报告显示,预计到2050年,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使全球经济产出减少14%。
与国际烈酒品牌在华建厂热情未减不同的是,进口威士忌市场终端动销却略有回调。11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北京部分终端市场发现,目前包括保乐力加、帝亚吉欧以及爱丁顿等进口威士忌品牌旗下核心威士忌产品在北京部分烟酒店与商超货架上均有陈列,但整体动销略有回调。
威士忌作为舶来品,近两年正在以小众香型的姿态深耕中国市场。1月6日,仁怀酱酒集团推出中国首款酱香威士忌。除此之外,2023年,安徽古奇草本威士忌蒸馏坊项目开工,未来将推出芳香威士忌和结合中药草本的威士忌;同年,古越龙山推出全球首款糯米威士忌——穿岩十九。
在经历长达11天的投票与6天的统计工作后,12月5日,百瓶APP正式公布2024百瓶年度威士忌榜单的票选结果。自2021年起,百瓶启动了年度威士忌榜单评选,希望以此还原国内威士忌生态的完整图景,如今已和百瓶年度威士忌行业报告一同成为国内威士忌爱好者们一年一度的年终保留节目。
界面新闻记者 | 富充界面新闻编辑 | 任雪松2023年至2024年,中国境内威士忌生产项目已经从24家增至45家,一年间项目数量布局翻了一番。近十年间,我国威士忌市场规模增长逾四倍,该品类消费的增长性和本土产能的空白成为了资本投身国产威士忌行业的理由。
写在前面:在中国酒业历史上,2024年又是一个值得记录的转折年。酒业全面进入了新一轮深度调整期,名酒单品一跌再跌,传统渠道库存压力一涨再涨,逼得黄牛悄然转行,但与此同时,电商渠道继续收割更多份额,平台大促一次次冲击渠道和酒企的神经。
文 | 酷乐志3月19日,艾莱岛传奇酒厂波特艾伦(Port Ellen)酒厂在关停40余年后迎来重启。1825年,波特艾伦酒厂于艾莱岛南海岸建立,其烟熏风味酒液能赋予酒液更深邃层次,因此大部分窖藏都被用于支持调配型威士忌。1983年关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