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的传信兵不明白洛阳王为什么如此激动。但依然继续如实报告说道:“此人正是黄忠。于三日前到达虎牢关,带其子黄叙参加高将军新兵选拔。选拔入了军营后,高将军看到黄忠此人勇猛非常,其子又天生神力,甚是欢喜。但因训练期间,新兵营有兵痞闹事,高将军断其粮以示处罚时,黄忠不服,与高将军理论。
黄忠喝令关羽、张飞退下,要独战吕布,霸气十足。张飞此时已经精疲力尽,他知道再打下去,要不了几个回合就会完全败于吕布。所以,他倒没什么。关羽心中有些不服,但他也被张辽缠的够呛,若论持久的战力,他不及张飞。他们二人退下去之后,张辽自然也就退了!
《三国演义》中黄忠是老当益壮的典型代表。黄忠的高光时刻是长沙大战关羽,定军山斩夏侯渊。可惜两个高光时刻的黄忠都已银须飘飘,未能在壮年展示武艺的巅峰时刻。如果壮年黑须的黄忠黄汉升,狭路相逢巅峰时刻的吕布吕奉先,参照网上战马动态,笔拟刀戟交锋时刻,两将须大战多少合才能分出胜负?
回合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人们打仗喜欢用战车对冲,战车上有甲士三人,分别是弓箭手、驾驶员和持枪手,战车开动后先用弓箭对射一轮,等到近身时再用枪互怼,这样一次交锋叫做“合”,随后战车交错而过,如果没死人、没撞车,就调转车头,再冲一次,这就叫做“回”,所以两边交战就是这样回合回合地进行,直到一方认输或者倒下。
黄忠,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老将军”。《三国演义》中,黄忠作为蜀汉“五虎大将”之一,是刘备手下一员猛将,更是首屈一指的神箭手,他的成名之战是在长沙与关羽大战上百合不分胜负,之后归降刘备,小说中黄忠年过七旬仍老当益壮,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屡立功勋,最后在东征孙权时被潘璋暗算而死。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特别是书中不少的经典故事,比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等,如今我们读起来依旧朗朗上口、热血沸腾,但是不要拿三国的故事当信史读,它和史书中的记载有相当大的出入,五虎上将的兵器就是其中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