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的运动健儿们,向人们证明肢体残疾不是他们通向更好人的障碍,然而在云南昭通,一位失去双臂却兢兢业业教书育人18年的老师,至今仍无法转正,官方给出的回复是,他是一个残疾人,不符合国家招收教师条件的管理规定,既然无法转正,这位残疾老师江声发为何在这个岗位上坚持十八年之久?
那么,如果有人兼具了以上两种情况、而且在云南偏僻乡村里扎下根来一教课就是整整十八年,那么他成为收获大量感动的典型人物也就不足为怪了。而这位乡村无臂老师江声发的境遇,让人不禁思考:代课18年无法转正,肢体残疾是否应该成为转正障碍?
随着《教师法修订草案》公布,一位位具体的老师又走入了舆论视野,包括云南乡村教师江声发。加之身体条件不允许,《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中提及“四肢。两上肢或两下肢不能运动者,四肢残缺变形,行路步态跛行,上肢残疾影响板书写字者”为体检不合格,这些都把江声发限制住了。
作为一名获奖的乡村教师他却无法举起属于自己的奖杯。因为,他是一名没有双手的乡村教师。虽然失去双手的他无法举起奖杯,但12年来,他却举起了无数乡村孩子的希望与未来。他叫江声发,是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长安镇安乐小学的一名乡村教师。
1996年,青年党员江声发为抢修村里被大雪压垮的电线,不幸被高压电击成重伤,失去双臂。2003年,江声发所在村里,唯一一位教师退休了。眼见着全村里的孩子没人教,此时,失去双臂的江声发毅然选择做起代课教师,一干就是10余年。
1996年,23岁的他在抢修村里被大雪压垮的电线时,被高压电击成重伤,失去双臂。为了生活,他曾外出乞讨;他曾陷入绝望,觉得自己成了别人的累赘,也尝试过结束自己的生命。最终,他选择坚守在深山小学,13年来在7尺讲台上找到了自己赖以生存的事业……“用一双残臂托举起山里孩子求学梦。
江声发正在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江声发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课。东莞时间网讯1996年,青年共产党员江声发为抢修村里被大雪压垮的电线,不幸被高压电击成重伤,失去双臂。2003年,江声发所在云南省昭通市长安镇安乐村大山小学的唯一一位教师退休了。
近日,云南乡村教师江声发用10厘米残肢绑着粉笔写板书、用衣服当黑板擦的视频,引发热议。从一开始的每月代课费165元到现在的1500元,执教18年来,江声发始终是一名代课教师,这几年来他也想过转正,但“逢进必考”的政策有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他早已错过。
对此,11月29日,威信县教体局局长回应澎湃新闻称,江声发的事迹在当地非常受关注,但转正一事受限于政策要求,确实没办法实施,“一个是年龄问题,另一个是身体条件不允许,我们2003年时出台过一个代课教师转正的文件,其中对正式教师有身体上的要求,江老师不符合相关要求,我们也不能违反规定。”
在云南省的大山深处,有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代课教师,他怀着对山里孩子的那份炙热情怀,克服一切困难,帮助一批批山里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虽是代课老师,但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丝毫不减。带着村民的信任、家人的理解、学生的期盼,他用残缺的双臂在三尺讲台上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