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杨苑)2月25日,记者从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八大消费投诉热点,热点之一是预付式消费纠纷多发。云南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办理健身机构预付卡时注意以下几点:多了解多对比,谨慎选择机构。
在一兆韦德、舒适堡等头部企业爆雷后,健身行业的业态其实已经发生了转变。今年3月1日起,《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监管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监管实施办法》)将施行,健身预付卡消费正式被纳入监管范围。
□高雨菲随着公众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健身行业日渐蓬勃,然而预付式消费模式却使其沦为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重灾区”。据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荔枝新闻报道,一位消费者在健身房教练诱导下,半年内充值84万余元课时费,甚至靠信用卡透支和网络借贷来支付,这个数目令人瞠目结舌。
日前,苏州工业园区发布关于规范健身房行业预付式消费管理的通知↓为推动健身房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江苏省预付卡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健身服务行业预付式消费管理工作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快构建检察全媒体传播体系,发掘培育优质检察新媒体账号和作品,最高检新闻办在去年开展首次优秀检察新媒体作品展播的基础上,于今年4月起组织开展第二季“一周一品”优秀检察新媒体作品展播活动,充分挖掘展示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工
运动瘦身,减脂增肌准备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健身办好了卡,买好了课没想到却意外摔伤“伤筋动骨一百天”买好的课,能退吗?案情简介李先生计划健身,便与某健身房签订《健身购课协议》,并支付了课程费用12300元。
5月9日,在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指导和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的大力支持下,第五届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增信用、促消费”活动在北外滩来福士广场正式启动。活动现场,根据近年单用途预付卡消费市场出现的问题,上海单用途预付卡协会向广大消费者发出购卡警示,提示10种需要警惕的购卡场景。
“南都快评”是一档由南方都市报珠海新闻部开设的评论栏目。近期,珠海再现健身房“跑路”事件,根据市民报料,有全时优健、维扬等较为知名的品牌,涉及香洲区、高新区多家门店、数百名会员,笔者从香洲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了解到,仅9月就收到了230余单涉及健身房的纠纷。
“在健身房因为器械故障受伤,商家声称非质量问题拒不赔偿,那我就只能自认倒霉?”“健身房闭店,短信通知我说把我的会员权益转给其他店,那我是不是只能被迫接受?”“当初说好要一直带我的私教离职了,但我不想接受健身房提出的换私教方案,怎么办?
近年来,聊城围绕《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伴随人民群众健身意识和消费能力的增强,健身消费已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环。多元化体育需求的体育健身服务业快速成长,各种健身房、瑜伽馆、球馆等健身场所迅速兴起。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颖 王琼“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每年春季,是健身消费一年中的第一个旺季,健身消费人群会迎来小高峰。健身房该怎么选?健身预付卡的陷阱有哪些?3月3日,杭州市体育休闲行业协会发布七条“春季体育健身预付卡消费提醒”,提醒广大健身爱好者理性购卡。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子璇)黄某爱好健身,2023年底报名参加了淮安一健身会所推出的健身打卡挑战,会所收取其预付卡费用1680元,约定如挑战一年内累计打卡满99次,挑战金1680元将全额返还。一年后,黄某打卡了110次,想要退回挑战金,健身房却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款。
预付式消费踩坑现象层出不穷。10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静安区检察院)获悉,近期,该院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契机,通过民事检察支持起诉、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刑事检察追赃挽损,帮助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