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5月7日讯(记者 施剑松)2024年“美育芳草”青少年艺术节今天在北京艺术中心拉开帷幕。北京全市近2000名中小学生代表在高标准艺术殿堂,通过舞台演出、教学互动等环节与艺术家们共同呈现了一堂讲演结合、沉浸体验的生动美育课。
来源:未来网据“首都教育”公众号消息,北京市教委日前印发《北京市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北京市将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方案提出要“全面实施美育浸润,着力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塑造美好心灵,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健康成长。
教育部日前发布通知,将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提出到2027年,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展示机制基本建立,跨学科优质美育资源体系初步建成,面向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美育课程实现全覆盖,艺术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全面开展,建设一批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培育一批国家
潮新闻客户端 蔡惠萌近期,教育部提出“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在乡村美育提质发展行动中要“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城乡学校之间‘手拉手’相互学习交流和帮扶机制,探索高校艺术社团和乡村学校双向交流机制。”“各地各校要不断探索创新深化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有效途径。
潮新闻客户端在中国广阔的乡村大地上,艺术教育不仅关乎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滋养,更是实现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6年起,一股艺术与教育融合的春风悄然吹进了中国中西部及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学校。这股春风,正是由中国美术学院精心策划并发起的“乡村艺课”项目。
鼓励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发融入北京特色的优质美育校本课程,推动艺术类或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助力乡村教师提升美育素养,鼓励各区建立一批“美育名师工作室”……10月15日,北京市教委正式发布《北京市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要积极探索五育并举、
光明日报北京1月3日电(记者周世祥)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包括实施美育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行动等,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新时代美育工作提出了目标和路径。美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现代化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全面实施美育浸润工作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方式,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
编者按: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是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三个层面任务。从去年年底当“燃”不让的校园艺术节,到春季开学季多彩灵动的《上春山》学科融合,江汉教育以“美育”为载体,用清心悦人的方式将校园教育与美育教育相融合,让美育浸润师生心灵。
“美育浸润行动”,重在“浸润”。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为当下的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关键性指导意见,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营造关联互动的美育浸润氛围“浸”古文义作“涵也,泽也”,“润”古文义为“泽也,滋也,益也”。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_教育要闻】量尺寸、织毛衣,师生家长齐帮忙……近日,四川省成都市茶店子小学周边成了一处热门的市民“打卡地”。原来,在该校的劳动艺术课程节中,师生们历时一个月为校内外的90余棵大树“穿”上毛衣,这些毛衣五彩缤纷,充满童趣,在冬日暖阳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美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瞩目。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多次提出开展美育教育,江苏积极响应号召,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在美育学科建设、美育评价体系、美育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发力,持续加强和改进美育教学,彰显美育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