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 李嘉妮报道)10月14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一五〇团九连油莎豆种植基地,采收机正在田间忙碌,去秧、筛土、除尘等多道工序后,一粒粒油莎豆破土而出。10月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一五〇团九连油莎豆种植基地,机器正在采收油莎豆(无人机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兴安镇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辖区曾经是茫茫沙海。近年来,当地发展以油莎豆种植加工为支柱的农业产业,先后建立油莎豆良种繁育基地和精深加工产业园区。油莎豆在防风固沙的同时,帮助百姓增收致富。
机械化播种油莎豆。 崔显朝 摄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5日电(崔显朝 赵成伟 孟九汀)农田里,机械声隆隆作响,装载着北斗导航的油莎豆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播种机走过,铺设滴灌带、播种、覆土、平整等工序一次性就完成了。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1日电 (戚亚平 崔显朝 高磊)“今年我家种了160亩油莎豆,每亩地增产150公斤,总产量预计在75吨左右,预计收入30多万元。”望着丰收的油莎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4团兴安镇种植户甘少磊如是告诉记者。
油莎豆又名“虎坚果”,被誉为“油料作物之王”。(资料图) 李宇航 摄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30日电 题:“油料作物之王”油莎豆种植前景如何?作者 戚亚平 崔显朝 李宇航初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4团兴安镇,油莎豆已全面出苗,种植户正忙着滴水施肥,田间地头一片忙碌。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四团新建可存栏5000头肉牛的养殖基地。 塔依尔 摄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8日电 (史玉江 李芸 刘佳乐)立春以来,新疆图木舒克市刀郎阳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育肥基地格外忙碌。“春节前送来300只6月龄育肥牛,吃的是当地种植的油莎草,生长速度快,平均日增重能达到1.
来源:【草原云】【内蒙古日报-草原云:爱乌审】融媒体中心记者丨杜亚儒 王琪 何骥云 王泽宇日前,乌审旗万亩油莎豆喜获丰收,种植企业正全力组织人员和机械抢收油莎豆,力争在10月中旬完成收获。△油莎豆种植企业正全力抢收油莎豆。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海口4月14日电(记者 毛雷、孟凡盛)“别小看这小小的豆子,它不仅单产高、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关键是还可以在沙漠种植。”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吉林展厅,油莎豆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张明春拿着一包油莎豆向记者推介。油莎豆制品。
日前,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兴安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为收割油莎豆做最后的除草工作。很多人觉得油莎豆听起来陌生,但在兴安镇,却进入了油莎豆产业发展的黄金期,成为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人民网记者 杨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五十四团兴安镇,一个镶嵌在沙漠里的新兴小镇,8年前,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油莎豆种植基地。航拍五十四团油莎豆种植基地。贺跃摄被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布古里沙漠包围,没有沙进人退,唯有和风沙抢生存。
新疆北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旺源养殖专业合作社。新疆天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种植户在采收油莎豆。托云牧场柯尔克孜族民俗文化基地。广东人都知道林则徐。但可能少有人知道,虎门销烟后,林则徐被贬至新疆。他踏勘南北疆,修水利兴农业,写下诗句“但期绣陇成千顷,敢惮锋车历八城”。
干旱的沙漠地区绿植很难生长,但有一种植物却能顽强地生存,它就是骆驼刺。骆驼刺长满了刺,骆驼能吃吗?回答:能!而且不光骆驼吃,牛和山羊也吃。而且据说,这个沙漠里的“刺头”作用可不一般!网友还称之为“沙漠勇士”。
来源:新疆日报近日,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以下简称“策勒沙漠研究站”)油莎豆种植技术实验示范区,扑面而来的是一片耀眼的绿。“油莎豆浑身都是宝,地上部分是优良饲草,地下块茎可榨油,能防风治沙,经济效益也很可观。”杜艺捧着一把油莎豆果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