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民族报 2800多年前,中华先民利用铜锡合金铸造出圆形凹面镜“阳燧”,这枚出土于春秋早期虢国太子墓、直径仅约7厘米的文物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发现的最早的照日取火工具。现在,这枚青铜阳燧正展陈于《家园——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的序厅,与现代数字技术一同开启展览。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乡愁,是刻画在中国人骨子里永恒的话题。2月10日,广东省第十二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举行期间,一场特殊的观影会在此举行。粤港澳大湾区首部华人华侨电影《故园飘梦》举行专场展映,吸引了不少侨界代表前往观看,勾起了他们深埋于心中的乡愁。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8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在有一棵500年古树的百年中学,读懂教育的力量》的报道。陶山苍苍,浣水泱泱,我越灵秀共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好把黄金铸像。校傍文庙,望重暨阳,莫负桃李风光。愿我后学,快着先鞭,竞起力图自强。
(上接1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中医药研究实践一线孜孜不辍,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千百次实验、甘冒风险以身试药,最终“炼”就青蒿素,让中医药造福全人类。只有根向下伸,才能花向上开。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