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揭示了在寒冷、黑暗宇宙中隐藏在冰冷云层中的惊人分子。这些分子并不普通,而是一种“星际砖块”,有朝一日会融合到下一代恒星或行星中,甚至可能导致人们目前所了解的生命的诞生。相关研究发表于近期《自然》杂志上。
日前,中国地质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地大学者”领军人才多米尼克帕皮诺、佘振兵教授和马特多德博士后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取得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37.5亿年至42.8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存在丰富多彩的微生物生命活动,相较于之前证实的34.5亿年,此研究将地球生命的起源时间提前了3亿年。
科学家在这块来自外太空的陨石碎片中,首次发现了两种关键性的生命遗传物质。Identifying the wide diversity of extraterrestrial purine and pyrimidine nucleobases in carbonaceous meteorites。
关于生命的起源,主流说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生命起源于地球,根据达尔文《物种起源》,我们逆着路线往过去追溯的话,可以发现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构建出生命之间联系的大树,而这些树根都指向一种生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祖先是露卡。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国“太空”网站21日报道,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当天发表的论文显示,日本科学家在近地小行星“龙宫”样本上发现了尿嘧啶,这是形成RNA和维生素B_3(陆地生命代谢的重要辅因子)的基本构件之一。这些发现成为“地球生命起源于太空”理论的有力证据。
近日,日本文部科学省称,科学家在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采集的样本中,检测到了20多种氨基酸。根据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天体生物学名誉教授小林宪正的观点,在地球以外天体上发现多种氨基酸“史无前例”,甚至可能暗示地球以外存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