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赴广州特派记者 赵觉珵 邓孝慈】编者的话: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近日顺利完成渤海冰区试航任务后返回母港。《环球时报》记者独家探访了该船。
中新网香港4月8日电 (记者 刘大炜)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8日停靠在位于香港尖沙咀的海运码头,展开为期5天的访港之旅。有市民表示,见到“雪龙2”号真容才真正感受到大国重器的宏伟壮观。“雪龙2”号将香港作为其返航首站,足以显示国家对香港的重视。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广州市南沙区委副书记、区长吴扬,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自然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局长雷勇,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林强,自然资源部南海局保障中心主任李瑞山,广船国际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忠前,广船国际党委副书记、文冲修造党委书记张庆环,广船国际副总经理周旭辉,广船国际副总经理、文冲修造总经理谢俊鹏出席仪式并见证命名。
据外媒报道,俄罗斯“22220项目”世界最大核动力破冰船系列的第四艘 “ 雅库特 ” 号下水仪式11月22日在坐落于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造船厂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是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出席了“雅库特”号下水仪式,并表示:“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俄罗斯都对与其他国家合作建造核动力破冰船持开放态度。”
央视网消息:中秋夜,月圆人团圆。三天前,也就是本周三(9月27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返回上海。科考队员们在历时了78天、15000多海里后,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回到祖国和家人团聚。此次科考,科考队完成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4项,从北冰洋获得了大量的有效数据。
中新社香港3月18日电(记者 戴小橦)香港“极地科研与气候变化”展览18日在香港科学馆开幕。展览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国产破冰船“雪龙2”号模型等,向公众介绍极地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以及中国科考队极地考察成果等。
环球时报 极地和深海是人类探寻海洋的科考前沿,近年来我国极地装备与技术不断发展,取得新突破,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极地”号,已成为我国和平利用和保护极地资源的新平台。
新华社香港4月13日电 题:“雪龙2”号:将“极地精神”带到香港新华社记者郭辛4月初,香港维多利亚港的早晨,当海雾渐渐散去,一艘红白相间的巨轮逐渐清晰。它高昂着船首的破冰艏柱,从遥远的南极冰原犁海破冰,缓缓驶进尖沙咀海运码头,开启访港之旅。
今日(8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展开为期5天的访港活动“雪龙2”号上午10至11时维港巡游“雪龙2”号今日上午10至11时,进港海上巡游,届时香港将为其举行海陆空的欢迎仪式,包括飞行服务队派出两架直升机在维港上空低飞欢迎,民间和政府船只组成迎船船队,两艘
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将于4月8日至12日首次访问香港18日起至6月27日香港科学馆举办展览介绍“雪龙2”号和国家科学考察工作“雪龙2”号即将抵港这一“大国重器”有哪些过人之处?一同了解↓首创!双向破冰“雪龙2”号总长约122.5米排水量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