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学虫洞2003年10月16日早晨,杨利伟乘坐着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阿木古朗草原成功着陆。之后,“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在搜救员的帮助下出舱, 坐在了轮椅上。2013年6月26日早上,神舟十号飞船平安回到地球。
或许有些人就会有疑问了,为什么杨利伟在那一次执行完航天任务返回地球后就再也没有继续航天了?因为在太空中不像在地球上一样,有重力的作用 因为太空是失重的环境,没有了重力作用也就没有了我们平常所说的上下之分,是长时间地漂浮在飞船中的。
文 | 编辑 元来让人泪目!风光的背后是:苦,是泪,是血,是汗,是担忧,是兴奋!正是这些优秀的战士创造了历史!4月25日,神舟十八号在这个激动人心的一天发射,3位即将“出差”太空的宇航员已经在早上6点41分会师成功。
航天员从运行于轨道的空间站上,能看到地球许多独特而无比震撼的美景,也让许多人羡慕不已。不过,这只是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一面,航天员在浩渺的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由于受到太空失重环境影响,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需要面临和承受诸多挑战、困难。
算一算日子,从神十二返回地球到神十三顺利升空也已经过去了将近一整月的时间了,三位航天英雄返回地面的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虽然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用他们灿烂的笑容与挥舞的双手让全国几亿人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但仍有许多人担心三名宇航员的身体状况,毕竟他们是被工作人员抬出舱内的。
神舟十四号即将返回,三位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马上就要结束六个月的太空生活,回到地球。正常情况下,航天员回来后肯定也想赶快和家人团聚,但是航天员即使是回到地球上,也不能立刻和家人团聚,而是要进行隔离。
4月16日上午,在中山市南头镇,陈敏在电视前完整观看了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的直播画面——航天员出舱后使用的那一张特制的座椅,凝聚了他和研发团队半年来的心血。“用起来要安全,坐起来要舒适,带起来要便携,恶劣环境要适应,这是这张椅子的特点。”
数千年来,人类所要探索的可不只是宽广的地球,深邃的海洋,还有距离我们遥远的外太空。自从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就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人类对外太空无比的好奇,探知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没多久,美国也登陆了太空,还上了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