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工作人员在深圳市罗湖区怡景花园社区操作地埋式垃圾桶,准备清运工作。每个地上垃圾投放口对应一个660升容量的地下桶,不但可以满足1500人的社区使用,更具备杀虫、消毒、除臭等功能,进一步改善社区环境。
1月5日,成都市温江区正式对外宣布,开始在温江区部分点位首次试点使用地埋式垃圾桶,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干净清爽的生产生活环境。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垃圾收集点存在垃圾易产生难闻异味、滋生蚊蝇、污水横流等问题,上述情况在炎热的雨季更突显。
“3年前,小区单元楼门前挖了坑,这些坑没见使用,不明白挖这些坑有什么用?”日前,家住西宁市景岳公寓小区的靳先生在西海都市报App《记者帮》栏目留言反映。7月17日,记者前往景岳公寓小区,在48号楼单元门前的绿化带里看到了靳先生反映的坑,这个坑长2米、宽1米、深1.
(一)最早申请专利技术的民营企业王力,当过建筑工人,参加过金昌水泥厂的筹建工作。他深知,没有知识的支撑,很难在社会立足。在他当工人时,就开始研修大专课程。在单位工作时,他自学电气自动化,成为单位有名的好学之人。
据悉,这是深圳首个社区地埋式垃圾桶。设备研发单位深圳市迈睿迈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汪鑫平一边解释,一边操作地埋式垃圾桶,四个“果皮箱”连同下面的几个大垃圾桶缓缓地升起来,只见地面上的每个投放口都对应一个地下垃圾桶,每个垃圾桶有660升的容量,可满足1500人左右的小型社区使用。
地埋式垃圾箱与一般露天的垃圾箱差不多,但却不是传统的塑料材质,而是金属的,上面还加了锁,地埋式垃圾箱是将垃圾箱埋入地下,只有箱盖在地面上,市民扔垃圾只需踩一下垃圾箱旁边的踏板,垃圾箱的盖子就会自动打开,即可将垃圾扔进去。
湛江吴川郑屋村地埋式垃圾收集示范点。姚瑶 摄南方日报讯 近日,走进湛江吴川黄坡镇郑屋村,一个色彩斑斓的景观装置格外引人注目。以绿、橙、蓝为主色调的三顶“小帽子”立于地面,与后面同色系的宣传招牌相得益彰,不细看很难发现这是一处垃圾收集点。
这两天经过南安市柳城街道柳东路一家牛肉馆门口的市民发现,该店门口多了一个钢筋水泥垃圾桶。记者了解到,这是因为该牛肉馆多次垃圾不入桶,经过多次沟通仍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南安市城市管理局为该店定制的“专属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