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抖音发布的《2021抖音数据报告》展示了直播打对用户表达和内容造的重要作用尽管之前普遍存在对打赏可能对直播产业产生冲击的担忧,但该报告用数据证明了打赏对用户多元化和内容优质化的推动作用。以数据为例,传统文化类主播的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01%,其中曲艺类主播更是实现了232%的增长。
婚姻家庭纠纷裁判规则拟明确,有关网络直播打赏、违反公序良俗的赠与等问题备受关注。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为切实加强网络直播行业规范,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5月7日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提出工作意见:1. 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
近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楠看来,《意见》的出台是国家在网络环境下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措施,也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在网络层面进入细分领域,对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5月7日,针对未成年人的直播打赏新规出台。《意见》从7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包括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建立专门服务团队、规范重点功能应用、加强高峰时段管理、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等。
比如,早在去年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明确规定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充值打赏服务,对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打赏的,核查属实后,须按规定办理退款。
导读:5月7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意见》甫一出台,迅速引起广泛关注,相关部委和主流媒体官方账号纷纷转发。
丈夫疯狂打赏女主播1600万元,妻子两年内打了三场官司却败诉收场,这样的新闻让人震惊又无奈。近日,这起发生在四川的真实案例再次引发热议。更让人关注的是,2025年2月1日即将实施的新司法解释,可能彻底改变类似案件的处理结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其中,网络秀场直播平台要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未实名制注册的用户不能打赏,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要通过实名验证、人脸识别、人工审核等措施,确保实名制要求落到实处,封禁未成年用户的打赏功能。
10月28日,在直播电商与短视频发展年会上,《主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规范》和《直播行业打赏行为管理规则》预计年底前将出台,主要目标是解决目前网络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赏、高额打赏和未成年打赏三大问题,未来将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对上述三种打赏行为加以限制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