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王骁)1月8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太原市数字城管平台获悉,近日,随着太原市上兰村汾河漫水桥最后一组桥墩吊离河面,该桥全桥拆除工作顺利结束。至此,运行了58年的上兰村汾河漫水桥圆满完成使命。
但在一段时期里,由于开采过度、采砂排污等原因,汾河也曾经历过生态的阵痛。再看如今的汾河,从河道干涸到水量丰盈,从绿化到彩化,从单一的生态景观到人文的观赏景观,正奏响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新乐章。
太白铁路汾河大桥又名西山支线3号桥,东西向横跨汾河,为10孔不等跨钢桁梁桥,桥跨总长457.2米,桥梁总长470.9米,曾是太原市境内最长的钢结构桥梁。 资料显示,西山支线创建于民国22年(1933年)12月。
开篇语择水而居是人类共有的天性,近水而作是人们共同的选择。大多数城市都有一条河,或穿城而过,或滨水一侧。建城已有2500多年的太原“三面环山、一水中分”,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于此。“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传唱的正是汾河两岸的秀美风光。
太原的汾河上一共有多少座桥?搞清楚这个数字其实并不是一件太复杂的事,但却几乎没有多少人能说得清。有一个人能说清楚,他叫韩拴奎,不仅对汾河上的桥,对太原市的大小桥梁都如数家珍,是当之无愧的“山西交通设计大师”。韩拴奎去年刚刚从太原市市政工程研究院院长的职位上退下来。
【来源:运城新闻网】运城新闻网讯 12月29日,苍底汾河桥建设工程全部完工,正式通车投用。在汾河河津段,一条贯穿南北的跨汾河桥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河面上。桥身以灰色为主基调,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熠熠光辉。
日前,太原市规划网公示:太原将再建一座跨汾河的大桥——迎宾桥。届时,市民驾车可从滨河东路直接通过此桥,到达迎宾路和晋祠旅游区。迎宾桥也将是汾东新区的“第一桥”,这座桥不仅连通了汾河东西两岸,更是一条各方面互通的“时间走廊”。
夕阳伴我归。索建设/摄20世纪90年代,一首歌很风靡,就是蔡国庆演唱的《北京的桥》,然而今天想来,却只记得开头一句,“北京的桥,千姿百态……”一句,就足以将一个首都外的人对北京羡慕与向往的心理淋漓尽致展现出来。落日下的迎泽大桥。
烟波浩渺,群峰幽邃。汾河岸边,文明和谐自然之美、大气灵动现代之美、古今交融人文之美,粲然生辉。刚刚完成建设的太原市汾河生态修复治理四期工程,为太原美丽的山水画卷又添新彩。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的母亲河。
太原市区汾河大桥从北往南有23座,依次是:漫水桥、柴西公路桥、高速北环桥、铁路桥、柴村桥、太白铁路桥、摄乐桥、北中环桥、胜利桥、漪汾桥、迎泽大桥、管线桥、南内环桥、老军营汾河隧道、长风桥、跻汾桥、南中环桥、祥云桥、汾河之冠、南环高速桥、通达桥、晋阳桥、迎宾桥。
摄乐桥 米国伟 摄晋阳桥 王韵菲 摄迎宾桥 邓寅明 摄漪汾桥 米国伟 摄 悠悠太原城,一条汾河穿城而过。河流蜿蜒,是动态的美、流动的美。架设其上的跨河大桥造型各异,是静态的美、凝固的美。23座跨汾河桥修建于不同时期,有的饱经风雨,写满历史沉淀;有的新颖夺目,见证了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