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新华社记者周润健“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北京时间4月20日16时14分将迎来谷雨节气。此时节,牡丹、荼蘼、楝花吐蕊绽放。“谢了荼蘼春事休”“一信楝花风,一年春事空”,标志着春天就要离场,夏天即将登场。花守时令,应时而开。
提到荼蘼,人人都知道“开到荼蘼花事了”,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并不清楚荼蘼到底是什么样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并不是一句俗语,而是来自宋代诗人王淇的《春暮游小园》:“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荼蘼花开,意味着春事已尽,花季结束。虽然南方的十二月依然有不知名的花开着,但还是想念春天的花,想念花季快结束盛开的荼蘼花,虽然它的样子不太记得,但还是记得前人对荼蘼花的描述。曹雪芹《红楼梦》里写到的花签“荼蘼——韶华胜极”,背面写着“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烟过,知多少”。
《红楼梦》读到第六十三回,我们可以稍稍回顾一下这连续的九回,即五十五回到六十三回,依周汝昌先生所言,《红楼梦》以九回为一段落,这九回写贾府“衰之始,以凤病,探春代理家政引起嫡庶矛盾深化,集中叙写下层奴仆种种情状。”
在微信里传送花信,异地交流看花,的确是件颇有兴味的新鲜事。话说陈四益先生按节气的律动,不时将首都的花事发给朋友圈里好友分享,例如他及时上传街拍的紫藤、黄栌和石榴开花,引发互动和点赞多多。花是郑州等地也有的,但他的感言,就有味多了。北京、郑州两地的市树不同,市花却同为月季。
一个一个偶像 都不外如此 沉迷过的偶像 一个个消失 谁曾伤天害理 谁又是上帝 我们在等待 什么奇迹: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偶像崇拜与信仰的思考和怀疑,因为很多人把自己的希望和憧憬寄托在一些名人或神灵身上,但是他们也不过是普通人或虚构的存在,有着自己的缺点和局限,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救赎。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3年4月18日(图表)4月20日16时14分谷雨:开到荼蘼花事了,楝花谢后别春风“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北京时间4月20日16时14分将迎来谷雨节气。此时节,牡丹、荼蘼、楝花吐蕊绽放。
虽然是香港的市花, 但在广州的街头小巷, 紫荆花却种得到处都是, 路人也不甚留意。 每当暮春时节, 紫荆花开满天空与人行道, 一阵风过, 便飘得满天都是花瓣, 倘若遭遇一场绵延夜雨, 清早的道路, 粉白嫣红零落一地, 如樱落之无常。
古人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是以,每一个节气都有三种花信。楝花开时,已是初夏,情感上与春天的分离已告完成,春末夏初的过渡完成,这是一个瓜熟蒂落、余音袅袅的收梢,所以,反而不是心情上最跌宕、最激烈的阶段,而荼蘼花开不同,是一道分水岭,是承上启下,上承牡丹,下启楝花。
吟一段烟花烂漫,听一曲月色未央,邂逅几许寒风透窗,烛影摇红,风舞幔帐,乱了流年;默听花语,怜惜群芳黯绽,瘦了几许清愁,感叹花期暗逝,添了几缕神伤,荼蘼花开春事了,凝眸处,那渐行渐远的倩影将去何方?又将缱绻何方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