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2023年,在国民经济整体回暖的背景下,传媒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出产业规模实现主体性增长、内容市场减量提效效果显著、智能化生产热度提升、内容出海模式创新、经营赛道入局电商直播等诸多新特征,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发展不平衡、对新技术驾驭能力不强、算法监管力度不足、体制机制改革滞缓等现实难题。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田宝林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行业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传媒经济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也在这一变革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新数字时代背景下传媒经济学的发展导向如何?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11月20日,2021传媒经济蓝皮书发布会暨“直播新经济 融合新场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都大学、郑州大学、广州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快手、中泰联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汉潮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的近20位嘉宾出席了本次发布会及研讨会,共有来自全国多所院校的专家、学者、业界朋友和硕博研究生等3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继元宇宙、数字藏品、Web3.0之后,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及其可能引发的产业变革、社会变革成为近期刷屏的热点话题。在内容产出模式整体性迭代,内容产出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的大背景下,媒体组织和组织平台上的个人如何应对这场变革?
【摘要】在中国学术界,虽有研究者于1995年就使用过"媒介经济"这一概念,次年又有学者使用了"媒介经济学"概念,但直到2002年之前,这类概念还只是偶有所见,即使计入媒介、媒体、传媒的异名同义现象,情况也不例外。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关注低估值、低配置下的基本面改善与行业长期变革机会。复盘传媒2024年行情,年内板块调整幅度较大,受到宏观经济放缓,头部内容供给欠缺和行业竞争激烈等多方面影响,当前估值和基金持仓水平已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姜涛 (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武汉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专业博士,河南省公共文化中心研究员)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第1期 导 读科学界定“学科”的内涵,深入分析我国传媒经济学的发展现状和困境并提出对策,坚持学科立场但超越学科局限,可以为我国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提
然而,尽管如此,这种新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劳动时间与其他生产要素或产品和中间产品等的数量在边际上增减的收益和成本,仍沿袭市场资源配置思路而与原分析框架相比并无本质创新,因而可将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合并看待视为“旧框架”。
每经AI快讯,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4年第三季度传媒业绩整体承压,主要系宏观经济承压导致需求偏弱、头部内容供给较少、国有出版公司所得税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预计后续伴随系列宏观政策提振需求,以及游戏、剧集等新内容上线,行业基本面有望逐步回暖。
笔者主编的《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作为年度报告,对传媒产业跟踪研究了20年,这20年是中国传媒产业风云激荡的20年,其产业规模从1500亿元飙升到3万亿元,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国家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媒介使用、传播渠道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