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官网获悉,8月17日,经台州检验检疫局查验合格,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批46.8克用于给药剂量研究的食蟹猴血清顺利发往美国的合作公司。这是浙江辖区实验猴血清攻克技术壁垒,实现首次出口。
2022年3月23日,《Molecular Therap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Base-edited Cynomolgus Monkeys mimic core symptoms of STXBP1 encephalopathy》的研究论文。
新华社昆明5月12日电(记者岳冉冉)由中国科学家领衔、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的一项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11日晚在国际期刊《细胞》发表。这一成果开发了一种3D培养系统,实现了食蟹猴胚胎体外25天的长时间培养。利用这一系统,团队还观察到了食蟹猴早期器官的形成。
中国日报5月12日电(记者 张之豪)2023年5月11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王红梅研究员、郭帆研究员、李伟研究员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Nicolas Plachta教授,于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Neurulation of the cynomolgu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光明图片/视觉中国ERV古病毒RNA(左)、蛋白(中)和病毒样颗粒(右)在衰老细胞中蓄积。图片由作者提供延缓衰老,是人类追求有质量生活的永恒主题。科学家们试图通过多种方法解密衰老,其中,被称为人类基因组“暗物质”之一的古病毒,成了人们了解衰老的一把“钥匙”。
染色体改变如何造就不同物种?为何人类更独特?2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团队《自然》发文,联合解开猕猴属遗传新密码,首次揭秘首个非人灵长类完整参考基因组。该研究不仅为人类演化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奠定了重要的遗传基础。
Biogeography of the large intestinal mucosal and luminal microbiome in cynomolgus macaques with depressive-like behavior。
一粒粒稻米里,可提取出用于治疗烧伤、肝腹水急需药品人血清白蛋白。而在以往,这种白蛋白只能从血浆中提取,缺口非常大。日前,掌握这项全球领先技术的武汉(楼盘)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表示,该技术于7月7日通过临床前试验,完成了迈向人体药用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