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这是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极为经典、印象极为深刻的两句对白。就如同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里瓦西里说的那句台词一样,深刻在几代人的脑子里,无法抹去——“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如果说到前南斯拉夫电影,必定绕不过这两部:《桥》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瓦尔特绝对是中国最受尊敬的电影英雄之一,197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一经上映,几乎家喻户晓,其中的经典台词、电影主题曲成为一代人共同的记忆。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一部让我们充满特殊记忆的老电影。在那个年代,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看过,它完全不同于当时我们荧幕上的样板戏和“老三战”电影,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记得起影片里那些经典桥段和台词。它最早是作为内参片被引进的,由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
今天分享菌来聊一部南斯拉夫的经典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本片和经典的《桥》一样著名,甚至连导演和主演都一样,可惜如此经典的作品不被国内观众了解,甚是可惜,今天分享菌就来聊聊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什么,以及好在哪里。
共5张1905电影网讯 首届澳门国际影展(IFFAM)正在进行中,期间12部“亚洲导演选映经典”都将与观众见面。近日,导演陆川现身澳门,亲自向大家介绍其推荐的电影——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1972年出品的战争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这是前南斯拉夫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德国党卫军上校冯·迪特里施说出了影片中流传最久最脍炙人口的一句台词。这个电影当时看得我们热血沸腾哼着当当当的音乐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的,恨不得也要去南斯拉夫跟德国鬼子大战一场。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南斯拉夫电影在中国观众心中留下深深烙印。这些作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特别是二战题材的影片,令人赞叹不已。它们全景式地展现了战争的严酷无情,同时也映照出南斯拉夫人坚强勇敢、追求自由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