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会重农抑商,打压商人,商人不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吗?现在你主动调粮去关内,一路上险阻重重,到处都是从关外逃荒出来的人,所以你需要雇佣很多护卫保卫粮食,把粮食送进关内,成本这么高,结果发现这些荒民根本买不起,但是你灵机一动,他们不是有土地吗?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认为老百姓过度热衷商业,就会荒废农业,导致国家不稳,于是有“士农工商”之说,商人被认为是最下等的职业,但是大家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相比于“士农工”,商人是最富有的,他们被打着最低下的阶级标签,却过着最滋润的日子,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下面给大家介绍下中国史上的十大商人,看看他们最终结局如何?
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1911年4月,同盟会在广州倾全力筹划的起义,以近百人的牺牲宣告失败,孙中山等革命派领导一时心灰。
昨天无意间看到雷军的一段采访,大概是说自己30多岁就已经财富自由了,后来梦想着伟大,才创立了小米。冯仑,一个地产商,先任职于国家某部委,后委身牟其中门下,充其量也是看到地产商机而已,再比如马云,归根结底,也就是一个商人,电子商务貌似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貌似在践行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理念,而事实上,是以剥夺上亿人的工作机会为代价,这是赤裸裸的新型资本主义。
常泽平商会史作为新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迄今不过30余年,学术成果却极为宏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朱英教授就是其中涌现出来的以商会史研究享誉学界的史学名家。
但是这一笔交易却引发了很大的争议,这两天香港媒体,港区特别政府以及咱们外交部都纷纷表态讲话,比如《大公报》直接喊话了,这是没有腰鼓的跪低啊,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为啥一个看上去很正常的生意买卖,却扯上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呢?
当巴拿马运河审计团队突袭中资企业时,敏锐的国际观察家已嗅到风暴前兆。这个承载全球6%海运量的战略要道,正在成为中美角力的新战场。而97岁的商界巨擘李嘉诚,却在此刻将旗下43个港口打包售予美国贝莱德集团,这场涉及23国核心资产的交易,瞬间将中国海运命脉暴露于对手枪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