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词语,或许构成了许多人对“老破小”的刻板印象,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的角落,一位阿姨用40年的时光,将不足40平米的老房子,打理成了一方精致、温暖、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天地,无声地诠释着“小而美”的生活哲学。
食物的力量,始于温饱,再而治愈。阿姨奶茶不在了,阿姨食堂来了,因为阿姨一直在!那份没有任何添加剂的真实会一直在!卞阿姨,本名卞根琴,上海虹口区人,现定居崇明。1976年,19岁的她只身一人来到崇明工作,足足待了20多年。崇明话她都听得懂,与之交谈中,她还会冒出几句地道的崇明俗语。
【来源:新民晚报】曾经开在霍山路上的网红店“阿姨奶茶”你就算没喝过,也一定听过!店主卞阿姨独创的“血糯米奶茶”让许多人喝过就念念不忘作为上海滩“阿姨奶茶”的鼻祖,卞阿姨从90年代初就推着小车在霍山路卖出第一杯奶茶,到2022年歇业,差不多做了三十年奶茶。
上海阿姨:现在男孩子很可怜!近日,采访到两位上海阿姨,聊到当今男女青年婚恋观,两位阿姨一致回复,现在男孩子很可怜,压力太大。一位阿姨说:现在的女孩子大部分思想都差不多,还没结婚,就想着把男方家的钱弄过来。
自从得知家里的房屋要进行动迁,上海市民麦玉培和老伴郑伟芬既欢喜又忧愁,年过七旬的郑阿姨一家原先住在虹口区吴淞路一带的石库门里弄。“非常憧憬动迁之后的美好生活环境,可是天井里陪伴我们60年的一株紫藤树实在不忍心把它丢弃,不知不觉它已经成为我们家庭的一员了。”郑阿姨说。
1997年,上海原南市区面临拆迁,钟阿姨一家却有点担心:新房所在地——莘庄会不会太偏远,真的可以举家搬过去居住吗?为了体验交通,钟阿姨和爱人一起乘坐了地铁一号线。从人民广场坐到莘庄站,一共只花了40分钟,沿途各站又覆盖了一家人上班外出的主要区域。
上海阿姨是个怎样的形象?有人说,《我的前半生》里的薛甄珠就是上海阿姨的形象代表率真、洒脱、爱子女、又精明还有人说,上海阿姨都是潮得不得了哪怕随便出门买个菜都像是在时装周走秀在上海,还有一群这样的阿姨▽▽▽阿姨总是穿一件蓝色的土布围裙。里面可能是枣红色棉袄,也可能是绣花的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