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徐彦琳)安徽省将面向全省本科高校学生开设普及型、宽领域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使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人工智能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人工智能工具属性,提升学生科学创新素养。
【来源:新华视点】新华视点·AI走进生活|人工智能,高校“人人皆学”?今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多所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北京宣布市属公办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天津则面向全市高校全面开放首批3门市级人工智能通识课。
来源:北京日报 今年秋季学期起,市属公办高校面向近5万名大一新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学期过半,记者探访发现,除了通识基础课,各校还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出了“AI+专业”特色课程。当AI遇上所学的专业,人工智能带来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啧啧称奇。
今年9月,全国多所高校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课,像北京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就实现了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高校为何要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是否适合所有专业学生?大学生会对这门课感兴趣吗?【问题一】高校为什么要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如何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答题”,这也是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玉霞调研的重点。在工作中发现线索,在调研中寻找答案。一年多来,马玉霞利用赴河南、陕西、广东等地职业院校考察交流的机会开展调研。
3月5日,安徽工程大学6教309教室内,该校人工智能学院的赵转哲教授正绘声绘色地讲授《人工智能专业导论》课程,讲台下坐着的则是日语专业本科生。文科专业学生也要学习人们传统印象中属于理工类的人工智能课程,在这所学校不是什么新鲜事。
天津体育学院数字体能中心大屏上会显示所有人运动数据,并通过后台计算,给出个性化调整方案。天津大学胡清华教授领衔、8位人工智能及交叉学科领域教授共同打造的“人工智能导论”在双校区31间教室同时与4166名大一学生分享。天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开展智能小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