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图》,北宋,轴,绢本设色,纵147.2厘米,横51.3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目前学术界关于此画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是否为‘代笔’问题”,对画中主体人物身份的探讨较少。20世纪以来对《听琴图》主题人物身份的研究主要以杨新、郑珉中、丁羲元三家为代表。
《柳鸦芦雁图卷》纸本34X223厘米,此画水墨淡设色,笔法简朴粗犷,画面明净舒展,平和典雅中蕴涵着自然界的无限生机,体现了高度的文化修养与精湛的艺术技巧的完美和谐,是赵佶拙朴风格的代表作之一,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五代时已出现帝王题写书画的现象,《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二载:“诸书画中,时有李后主题跋,然未尝题书画人姓名;唯钟隐画,皆后主亲笔题‘钟隐笔’三字。后主善画,尤工翎毛。或云:凡言‘钟隐笔’者,皆后主自画。
北宋时期书画家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三十四幅经典绘画作品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宋徽宗赵佶(1802-1135),是宋代开国以来的第八位皇帝,曾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其兄宋哲宗病逝时尚无子嗣,向皇后于同月拥立其为新帝,次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赵佶自幼爱好诗词书画,他自创“瘦金书”,开创院体画的“宣和体”画风等,是中国古代少有的艺术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