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记者了解到,该研究成果来自广西医科大学靶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永祥教授团队,1月22日,《Cell》在线正式发表了赵永祥教授团队的上述研究成果“Hyperacute rejection-engineered oncolytic virus for interventional clinical trial in refractory cancer patients”。
2025 年 1 月 17 日,广西医科大学赵永祥教授、石玮教授、张坤教授和钟莉娉教授等人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题为:Hyperacute rejection-engineered oncolytic virus for interventional clinical trial in refractory cancer patients的研究论文。
溶瘤病毒(OV)是一类新型的抗癌药物,以其在肿瘤细胞中优先复制和增殖,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刺激宿主抗肿瘤免疫从而促进肿瘤消退的能力而闻名。OV的肿瘤治疗起源于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肿瘤消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OV在肿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据中国生物官微消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所属中生复诺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类创新药——用于实体肿瘤治疗的溶瘤病毒药物VG161,于2020年9月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新药临床研究申请(IND),进入中国临床试验。
2024年4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发布公示,上海元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溶瘤病毒Ⅰ类新药“重组L-IFN腺病毒注射液”通过中国CDE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获批在中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适应症为晚期实体肿瘤。
回首2024年,有了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加持的生命科学研究在生物计算模拟、基因和蛋白质等组学检测技术等领域做出了众多突破。科学家们不仅前所未有地深入到大脑、基因等生命“谜团”的核心,癌症、脑部疾病、慢性疾病等疾病的治疗也出现了曙光。
10月17日,2023嘉定精准医学产业发展大会暨2023精准医学产业化(上海)论坛举办。澎湃新闻记者从会上获悉,嘉定将全力打造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千亿级产业。2023年1-8月,嘉定区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总产出158.5亿元,同比增长7.0%,全年预计可达251亿元。
今天召开的2022年浦江膀胱肿瘤高峰论坛上发布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恶性肿瘤生存报告》显示,复旦肿瘤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比肩欧美,美国癌症协会同期五年生存率为77%,欧洲发达国家的同期平均五年生存率为69%。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教授梁廷波团队基于前期在肝癌免疫耐药机制方面的研究积累,与合作团队成功研发出第三代溶瘤病毒VG161,在复发难治性肝癌治疗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19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肝癌是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后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