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落幕了,“法式松弛感”成了人们口中的热词。其实,“中式松弛感”这个词以及相对应的生活观念已悄然流行多时。其中包含着国人对“松弛感”诸多特有的理解和表达。而中医强调身心平衡,认为情志舒畅、生活规律是保持健康的关键,这也与“中式松弛感”所追求的内心宁静、顺应自然不谋而合。
作为一名教授思辨与表达的讲师,同时也是一家创业公司的老板,很多时候,我会收到各式各样的提问,而这两年,我收到最多的一类就是关于如何应对“内卷”的提问:“办公室太卷了,大家都在加班,我到底是要一起加班还是到点就离开呢?”
紧绷感或许来自于充斥贬低评价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也可能是经济大环境收缩后的连锁反应。对于松弛感的强调,如果指向个体的自我悦纳,并启动“为何松弛不下来”“缘何紧绷”的社会反思,那么松弛感的走红或能带来正向效应。
2025年1月7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在上海发布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一、“制高点”误为“至高点”。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科技巨头纷纷抢占行业制高点。不少报道把“制高点”误写成“至高点”。“至”有“最”的意思,“至高点”即“最高点”。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邹鲁融媒主播张娜,今天与您分享散文《不刻意就是真松弛》。有个英国记者,到南美洲的一个部落进行访谈。在走访的过程中,这个记者看到一个老奶奶在卖柠檬。市集上人来人往,但购买柠檬的人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