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久文 程芸倩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加快中部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摘要:资源要素的畅通流动和高效配置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和关键。基于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总部—分支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字基础设施对跨地区资本流动的影响。
研讨会现场。何雄浪供图近日,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新质生产力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暨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60余家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
来源:【四川新闻网】何雄浪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陈淋10月19日-10月21日,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新质生产力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举行。本次研讨会由西南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兰州大学经济学院主办。
作者:孙久文(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吴玉章讲席教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作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加以阐述。
据发改委网站11月20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谋划新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和举措,11月16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黄微波、相伟同志主持召开专家座谈会。
2021年12月17日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三次会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强化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各地区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根基。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潘晓娟报道 4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会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与会,共同见证新书发布并进行研讨。
原创 李军培等 中国投资参考9月号封面文章省际交界区域:化边缘为中心之道● 省际交界区域:化边缘为中心之道——专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肖金成 / 肖静秋 马佳丽● 中国省际交界区域:制约因素、功能定位与支持政策/ 黄艳 安树伟● 新时代推进陕甘宁交界区域合作发展的思路 / 申现
一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以国内外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导向,尊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深入解读经济实践,系统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意蕴及其独创性贡献,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呈现出扎根中国大地、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鲜明特色。
孙久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要求“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这是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重要部署。
秉承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理论关怀,肩负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使命,我国经济学界继续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指引下,以明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逻辑为核心任务,开展了丰富而鲜活的学术探索与观点争鸣,在努力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的同时,积极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学理智慧、奏响理论强音。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是我国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关键在于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目的在于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松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
2021年以来,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都市圈规划相继获得批复。2022年3月26日,在郑州师范学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中心城市专业委员会、顶端新闻、河南商报、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郑州都市圈发展战略与路径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十多位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