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到陶洋,是在贵州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一个阳光、有些腼腆的大男孩,面对即将开始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没有一丝的紧张和害怕,反而有点儿激动和期待。陶洋,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人,是一名中学物理老师,今年是他坚持无偿献血的第7个年头。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蔡君彦 第1333例,第1334例,第1335例,1月8日,2024年河南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温暖开启,三位心怀大爱的志愿者同日捐献“生命种子”,帮助三位素不相识的患者重燃生命希望,可谓“开场即高燃”。
方博妈妈张长女代表正在外省读研究生的方博,与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签订协议,捐出方博治病余下的268万善款,设立“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博爱计划慈善基金”,给更多白血病患者群体及贫困学生家庭提供切实帮扶,用温暖传递社会爱心能量,用生命鼓舞生命,将爱心延续。
来源:【竞舟】近日器官捐献移植受益者、61岁的市民乐乾文登记成为我市第5669名人体器官与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乐乾文家住定海,27岁时检查出乙肝,50岁时发展成肝硬化晚期。幸运的是,2017年7月,乐乾文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到了合适的肝源,成功接受肝脏移植手术。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王晨曦视频剪辑 王晨曦通讯员 李晗加入中华骨髓库7年后,湖北襄阳男子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因担心父母反对,他独自前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血液内科,在完成核酸检测等相关检查后,于10月26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江苏一名血液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盛锐 通讯员 李未6月28日12点12分,随着血细胞分离机停止运转,37岁的杭州人施玮玮完成了一场从入院开始历时5天的生命接力。经过254分钟的采集,他成为了浙江省第1064例、杭州市第324例、拱墅区第3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罗旭斌 谭孝他们之间,也许一生没有面对面的交集,但缘分早已注定。一个捐献健康的“生命火种”,一个接受种子“生根发芽”,身体里流着相同的血液,受者生命有了延续的新希望。
志愿者为小帅一家安装生活用具。受访者供图助人者,人恒助之。这是一场善良与善良的双向奔赴。7年前,17岁的哥哥陈发明因交通事故离世,成为一名器官捐献者,他用自己的方式挽救了他人的生命。如今,妹妹小帅和母亲生病,家中困难,一群人正赶来帮助他的家人。
6月7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病房,212毫升鲜红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完毕,随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外地,为一名7岁女童带去生的希望。大连医科大学2020届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万富强,成为大连市第65例、辽宁省第3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4年,广西隆林县,一个叫杨六斤的14岁男孩,在媒体的镜头前与分别七年的母亲相见,他哭泣着扑向母亲的怀抱,带着哭腔问道:“妈,你不要我了吗?妈,我每天都好想你,”面对孩子的不舍与期盼,早已改嫁的母亲只能无奈地摇头,她如今的生活仅够温饱,无力再照顾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