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祖宗居然发现了豆腐的制作方法,这是历史上最神奇的发现之一,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要不然咱到现在还只能喝豆浆,这卤水是怎么让豆浆变成豆腐脑,继而浓缩称豆腐的?卤水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是怎么让豆浆变成豆腐的?
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当时酿酒用酵母中的转化酶(蔗糖酶)就是食品添加剂,属于食品用酶制剂;2000多年前就有“卤水”点豆腐,卤水实质上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属于食品凝固剂。蒸馒头时加入的碱(酸度调节剂)等都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院士开课啦!》第七期节目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开讲食品安全,聊一聊食品添加剂、食品标准和食品质量安全的知识。
豆腐可以说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食材,不仅营养丰富,还可以制作很多的美食,记得小时候,街头巷尾经常会听见卖豆腐的吆喝声,以前常听老人说豆腐是用卤水点的,但是始终不明白卤水是个什么东西,为啥点一下就能做出豆腐,直到长大后,才明白老人口中的卤水只是一个民间叫法。
“咖啡、奶茶、汽水……(里面)都是添加剂,喝了你就完蛋了。”德云社相声《妈妈的爱》中张九龄与栾云平的这段对口词,虽然是句笑话,却是很多妈妈们深信不疑的“科学道理”:食品添加剂都是“洪水猛兽”,“零添加”的食品才更绿色更天然更安全。
市科协“十大”代表、北京工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在会议期间接受新京报记者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科学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需要不同的奋斗目标:年轻时要做一个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年长了则要成为领军者,带动更多人提升科学素养,但有一点在各个阶段都是必须的,就是要把爱国摆在首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人多,科技工作者也多,每人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就比国外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