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一首诗写进去了八位号称“酒中仙人”的名人,包括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从“饮酒”这个角度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当我们读这首诗时,八人形象跃然眼前。这首诗就是《饮中八仙歌》。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董宇辉夜宵专场解读杜甫的《饮中八仙歌》,请点开看视频董宇辉6月21日夜宵专场吃播,深度解读杜甫的《饮中八仙歌》,龙虾、羊肉串、涮肉轮番上桌,精神与物质大餐同时奉上,真正馋煞人了!本文聊聊这个问题,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加个关注,点赞收藏评论!
中国狂草书法的代表是唐代张旭、怀素,他们的狂草达到了中国书法的极致。著名学者余英时在《汉晋之际士之自觉与新思潮》中说:汉中叶以后,“草书始为时人所喜爱。盖草书之任意挥洒,不拘形踪,最与士大夫之人生观相合,亦最能见个性之发挥也。”
南宋时期草圣奇伟书法家王升两幅经典书法名帖气势酣畅,笔法老健赏析。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
回看古代书法家的创作过程大多都离不开酒,几杯酒下肚,让人进入飘飘欲仙之境,将全部的真情实感发泄到笔尖,艺术气息更加浓厚,就像唐代“草圣”张旭,大多于醉后书写狂草,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有一回,去朋友办公室喝茶,抬头即见一幅蒋金明书法“种树待花”,除了字的味道别开生面,内容也显别致。我好奇地问:“这是你请他写的?”朋友回答:“我让写‘泡茶等花开’,不入他的法眼, 这是他想的内容。”一时就有些感慨,他的书法的好,就好在一个“生”字,那是一种超越技艺的境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