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随着汽车电动化的推进,德国汽车企业正遭遇严重危机。在此情况下,大量汽车行业的高技能工人被裁后重新进入就业市场,军工行业成了他们的主要去向。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随着欧洲军事需求的爆发,进入紧缩时期的德国汽车巨头大众透露,正在同军火商莱茵金属等国防公司探讨潜在合作。消息一出,迅速在德国舆论中引起轰动,媒体纷纷热议:德国的工业支柱是否将从汽车业向国防工业转变?武器能否拯救陷入危机的德国经济?
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北约盟国的军费分摊施压,叠加俄乌冲突的持续催化,正在重塑欧洲防务产业格局。德国作为欧洲防务自主化的核心推动者,其工业巨头转型军工的战略调整具有标志性意义。以下从地缘政治、产业转型、技术重构三个维度进行深入解析:### 一、地缘政治压力催生欧洲防务觉醒1.
德国万亿军改计划曝光!欧洲安全格局迎来二战最大变局当莱茵金属公司的汽车零件生产线开始改造坦克装甲时,整个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齿轮已悄然转动。3月5日爆出的德国万亿欧元军改计划,正在颠覆二战后延续80年的欧洲安全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