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成都高校附属学校系列,我们已经盘点了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附属小学和中学。有家长在后台留言询问:西南财经大学在成都有两所附属小学,这两所学校是一校两区的关系吗?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温江区教育局获悉,温江区大学城区域即将增添两所公办学校: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和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据了解,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是一所“两自一包”公办学校。实行“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的“两自一包”管理体制。
1998年7月,朱娅君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实验小学、实小青华分校、实小花园分校、实小红碾分校、实小明道分校、泡桐树小学、鼓楼小学工作,从市中心到一环外、到二环外、再到三环外,最后又回到市区,经历了名校、一般学校、优质学校、涉农学校、薄弱学校。
来源: 原创稿全国幼小科学衔接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区课题研讨会启动。戚原摄6月9日,由中国教师报和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全国幼小科学衔接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区课题研讨会暨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在成都市温江区江安路学校举行。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2024至2030年中国财商教育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显示,财商教育的受众群体已经涵盖了不同年龄层,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再到职场人士和中老年人群均有覆盖。尤其是年轻一代,对财务知识的渴求尤为显著。
“生命不息,助学不止!”80岁的泸州市叙永县第一中学退休教师黄联云的晚年事业就是资助贫困学生上大学。近十年来,黄联云先后资助8名大学生,善款金额达30万元。他的子女也受其影响,投身到助学行动中。如今,受黄联云资助而毕业的一些大学生,也开始资助贫困学生。
惠家村哺育的莘莘学子作者:杜生辉华州下庙镇惠家村文化悠久,人杰地灵。据目前资料分析,惠家村最早考上大学的是先辈惠广仁(1901—1932)。惠广仁遗像惠广仁民国九年八月考入咸林中学,当时19岁,即公元1920年时19岁,成为咸林中学第二级新生。
毛丹《生活处处皆语文》尹淑瑜《生活处处皆语文》侯婷娜《有舍才有得》谭云杰《第一次——登台》李鹏《生活处处皆语文》吕珈仪《第一次做饭》李思琦《“舍”与“得”的故事》刘羽淙《得与失》陈俊昌《第一次军训》赵婕希《第一次演讲》付云《生活处处皆语文》黄娇娇《第一次迈上讲台——“蜗牛”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