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绵阳市安州区 “中国春社•雎水踩桥”暨安州区第七届乡村旅游节启动。此次活动从3月18日开始持续至3月22日,包括 “万民同乐祈福同安”民乐表演、“多彩非遗 悦想春意”非遗展演、第三届戏剧周、踩桥民俗活动等内容。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实习生 赵凌嫣春色渐浓,踏青、赏花、远足,走出家门的游客日益增多。在四川绵阳,一项传承了200年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吸引当地及周边群众慕名而来。3月18日,“中国春社·雎水踩桥”暨绵阳市安州区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在绵阳安州区启幕。
拜狮子、丢药钱、 踩桥祈福……3月18日,“中国春社·雎水踩桥”暨绵阳市安州区第七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正式开幕,踏青闹春、品川味品美食的同时,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雎水春社踩桥”也在阔别3年后重新回归,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这一传承200年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现场恍若一幅“现代版
又是一年春社日,3月15日“中国春社·雎水踩桥”在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拉开帷幕,10万余名群众齐聚雎水镇太平桥,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在安州精彩上演。横跨雎水南北的太平桥上人流如织,在雎水河的两岸,人潮绵延了数公里。
雎水春社踩桥是绵阳市安州区雎水镇一带民间自发的大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时间约定俗成,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3月21日正是春社踩桥的时间,来自四面八方的数万群众井然有序地踩过太平桥,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形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民俗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