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苏州广电“长忆是江南”视频号)秋意渐浓,但也有风和日丽的日子。虽然昨晚有演出,但窗外鸟儿在叫唤,小戈早早醒了过来。室外天气不错,小戈伸个懒腰,舒展了一下身子。一番洗漱收拾,吃过早饭,他慢慢踱到了自己位于姑苏区星环创意园的工作室。
近来,我也终于体会到了“恶霸地主”的这种感觉:泡上茶,躺在摇椅上,翘上二郎腿,眯着眼,手拿折扇打节拍,美滋滋享受着苏州评弹《白蛇传·赏中秋》:“七里山塘景物新,秋高气爽静无尘……我不知几世来修到,方能够缔结丝萝,攀上你这女千金,我是暮暮朝朝,忘不了你白素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24日晚,上海六六夜生活节期间,上海评弹团与1925书局联合推出“深夜书店节”评弹夜场,以“双陆”陆锦花、陆嘉玮为代表的全青年演员阵容与市民游客共享夏日时光,还原老底子弄堂里纳凉听评弹的
长江剧场红匣子,上海评弹团《璀璨芳华》专场演出近日如约而至。琵琶三弦叮咚,吴侬软语轻柔。被誉为“江南的声音”的评弹艺术,一直以来是沪上百姓首选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午后相约书场,听一回书,饮一盏茶,相会三五知己,是许多老听客几十年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
新民晚报讯 (记者 徐翌晟)一年中闷热、潮湿的“夏伏天”,在1925书局听一曲网红热门评弹曲目——以侯调演唱的《莺莺拜月》选自长篇《西厢记》,“丝纶阁下静文章,钟鼓楼中刻漏长”,描绘了红娘和莺莺在月下祭神的场景,“月下看花花富贵,花前赏月月精神”,花月相对,烘托之柔美,是属于夏季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郭宏磊 通讯员 于洋报道)评弹是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说唱,以其独特吴语说唱形式,被称为“中国曲艺的活化石”。6月16日晚原创中篇评弹《林徽因》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上演,用纯正的吴侬软语讲述民国才女的故事。
汪曾祺在《慢煮生活》里说,“不纠结、少俗虑,随遇而安,一颗初心,安静地慢煮生活。”在静谧的江南水乡,似乎时间都被拉长了,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份细腻与柔和。在江南,评弹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江南人生活节奏的缩影,代表了人们对慢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琵琶三弦、吴侬软语,谁能拒绝一场流派纷呈的评弹演出?10月15日晚,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系列活动首场演出——“江海雅集”评弹流派(南通籍)名家新秀演唱会在启东保利剧院精彩上演。中国曲艺牡丹奖是全国性曲艺专业最高奖,自2006年落户江苏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
10月15日晚,“江海雅集”评弹流派(南通籍)名家新秀演唱会在启东保利剧院精彩上演。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冬梅,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盛慧琴,南通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华,启东市领导蔡毅、顾凡、谢鑫参加活动。